两名喇嘛于是站起身来,其中那个靠近皇帝,叫尧西的,起身到一半,突然出手去拿皇帝,皇帝吃了一惊,向后一仰,另一只手从侧面伸入,格住了尧西的手,尧西见这人出手也是密宗的功夫,不觉吃惊,立刻看去,只见出手的人竟是刚那个端酒的兵勇,他刚才试酒以后就和多罗一起侍立在皇帝身后,两位喇嘛并未在意。正自奇怪,这兵勇已经出了好几招,将他逼退到正堂的中央。

梅托米见状心里大惊,却不去给尧西解围,也出招向皇帝攻去,多罗早已拔出腰刀,挡在皇帝身前,立刻接下梅托米的攻势。两名喇嘛早知道多罗武功高强,自是有备而来,梅托米和多罗瞬时拆了数招。

弘昼骇异之极,他知道今天的事,是皇帝两年前便设下的局,今日定不简单,却没注意这送酒的兵勇。皇帝让他去给黄教送信约好今日会面,但直到昨日才交代了一句,要他见机行事,却没想到重兵重围,黄教竟敢刺杀皇帝,这两名喇嘛他之前也没见过,因皇帝亲临,所以黄教才派出了在京中最有地位的高僧。

作者有话要说:

-

【历史原型】乾隆十五年的西藏叛乱使达d赖l和班b禅c地位的提升,其始末详情将在本章各处叙述。英雄人物是驻藏大臣傅清,傅清因此事殉国,被追封为一等襄烈伯,是富察家的大功臣。策楞1743年(乾隆八年)1月至7月,奉旨接替庆复代理担任两广总督。之后,策楞亦再担任该要职两次。在1748年亦曾担任川陕总督,旋以川、陕辖地广改为二督,策楞任四川总督至1753年(乾隆十八年)。期间曾由清政府指派领兵进入西藏平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乱,并奏请《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由朝廷颁行。【黄教法王,罗卜藏札什之子,乃小说杜撰人物】。

-

【廓尔喀】就是尼泊尔。廓尔喀本是尼泊尔的一个部落,位于首都加德满都西北,起源于14世纪的北印度月亮族契托尔王朝。这个部落相信自己是雅利安人的月族,信仰印度教,廓尔喀即是“牛的保护者”之意。1769年,廓尔喀人征服了尼泊尔的玛拉王朝,建立起了沙阿王朝。人们于是也将尼泊尔名为廓尔喀,把沙阿王朝名为廓尔喀王朝,把尼泊尔人名为廓尔喀人。尚武的廓尔喀人在统一尼泊尔过程中不断征战,领土不断扩张,鼎盛时期领土面积约为今天尼泊尔面积的三倍。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让廓尔喀人的野心大大膨胀,企图染指西藏。

-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和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侵略军两次入侵西藏(与西藏盐税银钱纠纷和白教祖古夏玛巴的唆使),意图抢掠遍布西藏各地的寺庙中的财富。第一次入侵,清朝派遣鄂辉、四川成都将军观成、副都统佛智、四川提督成德等率领官兵3000名出兵西藏。不久,成德率领一支官兵赶赴日喀则时,侵入协嘎尔的廓尔喀侵略军撤退。之后,廓尔喀提出议和。驻藏的官员最后私自接纳了议和的办法。

-

第二次入侵,由于清朝在西藏驻军不多,廓尔喀军队一度占领了后藏地区,并在扎什伦布寺大肆抢掠,□□喇嘛和□□额尔德尼相继向乾隆皇帝求援。乾隆闻讯后急调大将军福康安率1万多名清军收复失地。福康安率军星夜兼程赶往西藏,每天强行军18个小时,清军的迅速行动大大出乎廓尔喀侵略军的预料,结果清军“六战六捷,杀敌四千,收复后藏”,并乘胜打过喜马拉雅山,兵临廓尔喀首都阳布城下(今加德满都)。绝望中的廓尔喀国王不得不求和,表示愿意臣服清朝,向清朝每五年朝贡一次。这一从属关系很稳定,一直持续到1908年尼泊尔彻底为英国控制,英国禁止廓尔喀向清朝朝贡。廓尔喀因此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藩属国。平廓尔喀之战是福康安彪炳史册的战绩之一。

第171章 亡者(二)

皇帝已经走到他椅子后面,道:快走!他才回过神来,忙抢出去护住皇帝。堂外的兵勇也手执长矛涌了进来。皇帝和弘昼就要走到门边由兵勇护住,忽然那尧西口中发出嘶嘶之声,立刻从屋檐四周挂下无数条细长的花蛇来。

众人都吃了一惊,只见那些花蛇沿着四面的墙壁下了地,口中也嘶嘶有声,逼近所有人,但是却不进攻,似乎在等待号令。霎时之间,屋里全是蛇腥臭气,涌进屋的兵勇中了蛇瘴,纷纷倒了下去。弘昼愣了一下,扶着皇帝,绕过倒在门里门外地上的众人向外走去,但自然走不快。

屋里这几个人都没有倒下,那两名喇嘛自不用说,其他人是因为方才的酒里已被下了藏边的避蛇药。两名喇嘛见皇帝和弘昼竟然还能行走如常,奇怪之极,这边又和人交手拆招,一时竟忘了催动蛇阵进攻。

那送酒的兵勇忽然嘴角一扯,边和尧西过招,边吹起口哨,两位喇嘛立刻觉得耳鼓发麻。那些花蛇受了口哨刺激,忽然大肆扭动起来。弘昼扶着皇帝已走出门去。尧西和梅托米大惊,多罗已经将梅托米引到了那兵勇身边,忽听啪啪爆响,那些花蛇剧烈扭动了几下,肚腹朝天,竟是纷纷死了。尧西和梅托米见这兵勇内力如此强劲,都目瞪口呆。

这送酒的兵勇自然是白教前法王普达娃。多罗弃了梅托米,向外去护卫皇帝。梅托米待要追赶,却被普达娃拦住了去路,普达娃一人和两位喇嘛周旋,打成平手,两位喇嘛心里更加骇异之极,不知皇帝从哪里找来的这密宗高手,自己二人位列黄教威利八长老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已经是密宗的顶尖高手,平日自诩不在黄教法王之下,更二人联手竟也奈何不了这人。

其实普达娃已经有十年未曾出过手,就是西藏的人也不知道他的武功深浅如何。黄教这两名资深喇嘛长期待在京中,深居简出,别说普达娃已易容,又带着头盔,遮住了光头,就是他以本来面目出现,他们俩也不认识。

多罗终于赶上了皇帝和弘昼,院子里还有其他兵勇也围上来,他命令一拨人进堂去帮助普达娃擒拿喇嘛,一边命令其余的人一起簇拥着皇帝向外撤走,去到外面,街上的重兵也围上来,多罗见皇帝身边人太多,反而走不快,大声喝道:外面的人原地待命!和弘昼一起扶着皇帝上轿。

忽然他听见一声劲风,暗叫:不好,一把将皇帝推入轿子,然后挡在轿子前面,只听“噗!”的一声,这箭从他左胸肋骨下射入。弘昼大吃一惊,皇帝惊魂甫定,痛叫一声:多罗!多罗忙道:皇上,我没事。隔着轿帘,皇帝听他可以说话,心里感到安慰。

街上立刻大乱,所有人纷纷看向高墙四周,弓箭队长一声令下,弓箭手张弓搭箭,对准了四周高墙,等了一会儿,没有见人现身也没有箭再射出。

多罗觉得体内到处如针扎般疼痛,知道箭上喂了见血封喉的毒药,自己来时服过解药,包括藏边剧毒的解药,一时不会有事。弘昼已叫重兵上来,前后护卫着皇帝的轿子,多罗道:和亲王,你护着皇上先走,我慢来。弘昼关切地看着他,但点点头,立刻叫人抬着皇帝的轿子离开。

多罗浑身难受,倒在地上,手上再也握不住,刀跌落在地。几个兵勇立刻上来要扶他,他勉力大声道:不要碰我!我身上有毒!

兵勇们立刻吓得四散开来。多罗道:将预备轿子抬过来。预备轿子过来后,多罗自己奋力爬进了轿子,道:去长安街长春|药房!兵勇们不知他为何不回宫去太医院。正迟疑间,普达娃带着翻译也出来了,多罗勉励掀开轿帘,他见多罗中箭,脸上难忍痛苦之色,立刻对多罗道:我送你去,那两个已经抓住了。张嘴!

多罗面色苍白,勉强张开嘴来,普达娃右手将一颗药丸弹出,投入了他嘴里。多罗又叫人上来吩咐道:派人回去告诉皇上,两名喇嘛已拿住,铁普送我去长春|药房。铁普是普达娃的化名,他一早就来了这府里等候皇帝一行,多罗也是到刚才他端酒出来,才想起他就是曾在弘昼府见过一面的白教法王,因要密切注意皇帝的安危,未及细想。一队人立刻去了。普达娃又叫一队人马护着多罗的轿子,立刻飞奔去长春|药房。

弘昼护着皇帝,回到养心殿,说皇帝无事,李玉终于放下心来,见皇帝从轿中出来,有些狼狈,发丝有点儿散乱,心里又吃惊,忙叫德胜去报知容妃。皇帝抓住弘昼,道:多罗,快去救多罗!弘昼立刻转身,恰好报信的那队兵勇也到了阶下,说多罗被铁普送去了长春|药房,那两名喇嘛已被抓住关押,请皇帝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