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又哼了一声,不言语。吴德雅再摇摇头,道:王爷,您看,您如今不也更喜欢海安,我也没说什么,我瞧着,皇后娘娘现在对容妃也没那么在意了,没有容妃还有别人,谁家没有这些事……她话还未说完,弘昼闭了眼睛,然后起身出了船舱,站在船舷上,只觉得寒风扑面,和舱内的温暖大不相同,他极目远眺,暮色中一片天水茫茫。他站了很久,在心里道:魏璎珞,傅恒,走着瞧!别以为仗着了他,额娘之仇,弘昼若是不报,枉为人子!
一时又想起那拉氏来,德雅说她平和,他却觉得她像是心死了。皇帝在家宴上做的这一出好戏,还要她配合演戏,他想起来都为她难堪……什么亲兄弟,妻子,在他那里不值一提……
忽然背上一阵温暖,是吴德雅出来给他披了一件斗篷,他低头笑道:谢谢!吴德雅见了他这个笑容,心里舒坦起来,于是笑着挽着他,将头枕在他肩旁,一起看着将被黑夜吞噬的天际。两人待了一会儿,弘昼道:外面风大,回去吧,该晚饭了。吴德雅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
【南巡】小说里的南巡情节综合了乾隆帝在乾隆十六年和乾隆二十二年两次南巡的一些史实。
-
【亲蚕礼与乾隆双标】农耕与蚕桑是中国古代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自周朝始,在国家祀典中,就已确立了“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格局。对曾以游牧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满族来说,亲耕礼自顺治皇帝便开始了,亲蚕礼却是到了乾隆朝满族已被汉化的年代。乾隆七年始仿照古制建先蚕坛于苑(今北海、□□)东北隅。九年(1744年),清廷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祭先蚕神的典礼,由孝贤皇后主持。乾隆十三年,乾隆命宫廷画家为记录孝贤皇后举行亲蚕礼的景况,集体创作了《孝贤皇后亲蚕图》长卷,为孝贤的纪念之作,历时三年完成。金昆为亲蚕图画稿的主持人,他收到一份上谕:“著金昆画亲祭蚕坛四卷,如不明白处问傅恒三和,先起稿呈览,钦此”。大学士公傅恒为孝贤皇后亲弟,因此有才“如不明白处问傅恒”之句。郎世宁是主画者。
-
那拉氏被皇太后选中是在原配皇后富察氏崩逝十天内,皇太后回銮以后就向乾隆表达了这一意愿。母子二人对那拉氏为继后的事实达成一致。但是立后的时间却统一不了意见。依照皇太后的看法要乾隆在四十岁整寿之前立后,佳儿佳妇给行礼,才能心中畅怀。乾隆以孝贤皇后富察氏尚在丧期,不想在二十七月之内举行,但是为了母亲的心愿,以娴贵妃那拉氏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继后于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行皇贵妃册封礼,但是:
-
1)册封皇贵妃,乾隆没有亲祭奉先殿。而乾隆十三年谕:“应前期一日。遣官祭告太庙。奉先殿告祭礼。上亲诣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