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湄在一旁看着皇帝,李玉抿嘴直笑。过了一会儿,皇帝发现她在看自己,诧异地看着她,她于是面上一红,道:皇上,对不起,魏湄知道您很忙,年初还大病一场,皇后娘娘,容妃娘娘,舒妃娘娘都有去亲奉汤药,嫔妾位分低又不能出门,没能侍奉您。容妃娘娘常陪着太后,为皇上承欢膝下,不知魏湄可以为您做些什么?

皇帝沉吟道:如今皇后过来了,奕禄很多事要回皇后,你和奕禄本熟,你可以去问问皇后,看有什么事你可以做。但这件事不忙,你还是先养好身子。皇额娘喜欢昭华,你就常带她去让皇额娘开心,沉璧事儿不少,而且皇额娘也喜欢热闹。魏湄忙道:是,嫔妾遵旨。

皇帝见她丰腴红润,神完气足,心里一动,又道:这五福堂是一处好地方。院子后面那株玉兰,是圣祖爷为皇考始建这园子时栽种的,朕幼时,常至花下游,它和朕算是同庚。魏湄十分惊喜,立刻跪下,道:多谢皇上一早便将此处赐给嫔妾居住,那株玉兰嫔妾是十分喜欢的,常常给它浇水。皇帝点点头,道:你入宫的事儿,朕既往不咎,你好生侍奉皇额娘吧。魏湄忙道:是,多谢皇上,嫔妾一定代皇上一心一意侍奉太后。

出来以后,李玉对皇帝笑道:这令嫔娘娘可真是喜欢皇上!皇帝一笑,摇了摇头,问道:傅恒应该到了吧?李玉道:应该是在等着皇上了。皇帝进了乐安和,傅恒便下跪请安。这是从裕陵回来后两人的第一次晚面,也是今年两人的第一次晚面。皇帝道:你回来这几日,都在忙着南巡的事,谒陵的事讲来听听。

傅恒于是将那日在裕陵的谒陵经过详细说了,说墓室灯灭了觉得是姐姐的回应,请皇帝放心。皇帝只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傅恒便笑道:璎珞出来说,您给的福隆安这个名字太好了,她很喜欢。皇帝见他主动说起璎珞,有点意外,但微笑着点点头,又问道:高……傅恒道:奴才在石五供那里,按皇上的吩咐,祭奠了慧贤皇贵妃。

皇帝出了一会儿神,才道:说事儿吧。傅恒道:是,明日招待土尔扈特部使臣吹扎布事宜都准备好了,巳时正在正大光明殿召见,午时正赐宴。又,已按皇上的意思,拟旨将甘肃乾隆元年至十五年积年欠赋全免。还有,允许八旗驻防兵在驻防地置备私人田产,朝廷征赋征粮,促进驻地民生和军需供给,特别是给伊犁的兆惠将军下了特旨,他正在伊犁建立八旗驻防,待一切就绪,便要他大兴屯田。说着拿出拟好的三道圣旨来给皇帝看。皇帝看过以后,十分满意,道:好,就按这个发,再问问海兰察最近如何。傅恒笑道:是。

接着,皇帝对李玉道:将土尔扈特部的图拿来挂上,那边架子上第一卷 。说着一指。然后要傅恒再将土尔扈特部的历史详细道来。李玉和德胜一起挂图,傅恒便开始述说:

土尔扈特是漠西蒙古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有渊源流长的历史。而土尔扈特部与大清的关系源自准噶尔之战。

漠西蒙古,就是卫拉特蒙古,它分为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土尔扈特部自古生息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于回疆的雅尔的之额什尔努拉,先祖是王罕。王罕所率领的是克列特部,因王罕的姓为“克列特”,所以“克列特”原是土尔扈特部落的一个姓氏,以后发展成为一个氏族,其分布地域最广,人数最多,文化底蕴最高,权力最大,历史最悠久。“克列特”有“包围”、“警卫”的意思,因为王罕家族中的克列特人确曾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护卫军”亦称土尔扈特,因此,克列特便称为土尔扈特。

明末,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与准噶尔部巴图尔晖台吉交恶,准噶尔势力日益强大、领地扩张,和鄂尔勒克于是在明崇祯元年率部众西走,经过两年多,来到了当时人烟稀少的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到乌拉尔河一带的下游沿岸。此時伏尔加河流域不仅水草丰美,而且了无人烟,尚未被沙俄控制,于是迁来此处的土尔扈特人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当时,沙皇俄国正在入侵伏尔加河中下游到高加索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蒙古各个汗国,信奉喇嘛教的吐尔扈特部正好从背后突袭了穆|斯|林|各国,配合了沙俄的入侵,于是受到沙俄的优待。此后,沙俄-土尔扈特联军同突厥各国联军在伏尔加河-高加索一带展开漫长的战争,吐尔扈特也接受了沙皇的册封,成为沙皇俄国的属民。

土尔扈特部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俄国的地位是平等的,而沙俄强大以后,却要求他们俯首称臣。

康熙八年,和鄂尔勒克的曾孙阿玉奇成为土尔扈特部首领,全盛时,领土西、北两边到伏尔加河,南到里海,东到乌拉尔河。康熙十二年,阿玉奇与俄国結盟,宣誓效忠。康熙三十六年,阿玉奇复与俄国科里琴公爵订立平等同盟条约,此后派骑兵支援俄国对瑞典的战争。

阿玉奇和成吉思汗在血缘上毫无关系,康熙三十六年却得六世□□喇嘛和摄政的桑结嘉错授予「汗」号,等于获承认为全体卫拉特的汗。当时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获授「浑台吉」即副汗的称号,阿玉奇遂与策妄阿喇布坦争夺卫拉特部落联盟的盟主,两部族遣使通婚。

康熙三十七年,阿玉奇派遣大型使团前往西藏。同年阿玉奇儿子桑札布背叛父亲,率领自己的15000帐属民投奔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並打算前赴西藏,不料被策妄阿喇布坦诱捕,属民都被夺去,唯有逃回父亲身边。阿玉奇的使团回归时亦被策妄阿喇布坦拦截,只好投奔清朝,后来到额济纳河畔遊牧,成为额济纳土尔扈特。

为了進攻策妄阿喇布坦,康熙四十八年,阿玉奇遣使绕道西伯利亚,试图与大清结盟。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爷派图理琛经过俄国领土,两年后到伏尔河下游与阿玉奇会面。阿玉奇卒后,雍正九年,雍正爷再派使者,希望与土尔扈特夹击准噶尔。俄国政府以与准噶尔关系友好为由,代表土尔扈特拒绝。

准噶尔被大清击败后,土尔扈特部已是阿玉奇的孙子执掌,因想摆脱沙俄的控制和横征暴敛,更基于共同信仰藏传佛教,一直想办法绕过各种阻碍,向大清进贡。土尔扈特人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就是西藏黄教,他们熬茶敬佛,在生活和文化上都离不开喇嘛教。而扶持和信仰藏传佛教正是大清的基本国策,热河行宫的建筑规制包括对霍集占的处置等,便是典例。这次朝贡,土尔扈特使臣吹扎布带来土尔扈特台吉敦多布达什意图东归的消息,恳请大清皇帝的支持协助。

作者有话要说:

-

【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二十年(1756年)九月,土尔扈特部台吉敦多布达布什遣使臣吹扎布入贡品,赐宴招待。同月,免甘肃乾隆元年至十五年积年欠赋。土尔扈特部的历史如文中所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乾隆帝认,既然土尔扈特部前来归顺,就该接纳,而不能因为害怕发生事端而拒绝他们。所以决定对土尔扈特部接纳安置。

-

在土尔扈特部刚刚到达伊犁时,俄罗斯就通过外交手段交涉清政府,要求其不能接受土尔扈特部进入国境,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命人回复沙皇:“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谁知俄国沙皇又提出了交涉,威胁乾隆若是不将土尔扈特部交出来就不惜发动战争,乾隆皇帝听到俄罗斯的这种话语勃然大怒,立即回复:“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

清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计有马、牛、羊20万头,米、麦41万石,茶2万余封,羊裘51万多件,棉布61万多匹,棉花59万余斤,以及大量的毡庐等。同时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彪炳史册的重大事件。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清乾隆四十年(1175年)清政府设立的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南路盟,其中最大的一个旗就是“克列特”旗,也就是汗旗,各代汗王均属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