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首次耕作的效果这么好,刘协大受鼓舞。他再接再厉,一连很多天都在,他的田地里挥洒着汗水。在他的努力之下,一颗颗幼小的青苗逐渐长出。渐渐打消疑虑、加入屯田的百姓们,也像田里的青苗一般,一天天多了起来。
刘协不仅自己去亲身种田,还下诏号召文武百官及其家属,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参与到屯田中来。刘协还规定,耕种田地的多少和产量,将会计入官员的考核中。在他的带领之下,从前在四处奔来呼去的百官们,纷纷下田种地,做起了农夫。
春去秋来,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劳作,刘协的田终于有了收获。他是第一次种田,技术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因此,他田里的产量也就不高。不过这并不影响刘协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收获的喜悦。
看着田里面那些麦子饱满的颗粒,刘协这才实实在在体验到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的真正含义。若是身为一个天子,连自己的子民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那就无怪乎百姓们要揭竿而起了。
这一次的耕种,让刘协感悟颇深。等田里的麦子都收割了之后,他自己留下了一些,把剩余的麦子全部赐给了百官和身边的禁卫军。收到来自自家陛下,亲自耕种的麦子之后。已经深切尝过饥饿之苦的百官们也悲喜交加,对刘协亲自耕种的苦心和用意,也就更加理解了。
把大头都分给手下的人后,刘协手头也就剩不了多少麦子了。他自己舍不得吃,就派人把麦子送给了荀彧和宋辞。
看着刘协送来的麦子,宋辞想了许久,决定拿一些来做饴糖。自从到了这个时代以后,她就没有尝过糖的滋味了。饴糖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麦芽糖,是用小麦发芽和煮熟的米混合在一起,发酵之后,熬制成的。用麦芽糖可以做细如发丝的龙须糖,还可以做糖画。如今运气好丰收了,也就有材料做这个了。
在穿越之前,宋辞就曾经做过麦芽糖。她还用麦芽糖做了雪花酥和芝麻花生糖。如今材料有限,她就只做了龙须糖。做好之后,宋辞把糖装了一些,带着去找刘协。
宋辞去的时候,刘协正在和荀彧等人商量推行禁酒令的事。
今年许都周围的粮食虽然丰收了,缓解了城内的粮食危机。但灾荒饥饿的状态也只是稍稍改善,谁知道明年是什么年成?什么时候天灾又会来临?为了积攒更多粮食,以备荒年。酒这种十分消耗粮食的东西,不应该再大面积酿制了。
要推行禁酒令,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实行。毕竟现今这个时代饮酒成风,人们都靠着酒来麻痹自己。在醉生梦死中,忘记短暂的人生、无常的生命和永无休止的战争。要让大家都不再饮酒,这的确是个难题。
听到他们的话题,宋辞也不先着急开口。她把自己带来的龙须糖分给他们。看见久违的龙须糖,在场的几个人就暂时停下了讨论,开始吃起糖来。毕竟大家都已经很久,没有尝过糖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