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定是一个阴谋, 刘表如此想着。

刘表派去调查的人很快就回来了。原来这个消息是从长安城流出来的。因为长安城内董卓余部相互厮杀, 许多人都像张济那样向四方窜逃。之前李傕郭汜悄悄寻找全国玉玺的事情,也被那些四处逃命的西凉军散播开来。

李傕郭汜曾经抓了一批, 从洛阳迁到长安的宦官反复审问,从他们那得到了消息。传国玉玺被保管的太监,交给了宫女带到了长安城。后来长安城十分混乱,那宫女就逃出了长安,向南边逃难去了。

刘表的手下表示, 这消息不知是真是假,他们抓到的从长安城逃出来的人都是这样说的。现在从长安城向南,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荆州,于是便有人说带着玉玺的人逃到了荆州。

对于这种消息,刘表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自己当然认为这是捕风捉影的空想,但其他各路诸侯绝对不会这么认为的。现在无论刘表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刘表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这些人一定会以为,刘表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把它私藏起来。即便有人不相信玉玺落到了刘表手中,也可以假装相信。以此为借口,打着匡复汉室、讨伐不臣之贼刘表的口号,大举进攻荆州。

如今这情形,可比张济打来要严重得多。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本来已经答应归降的张济,也听说了玉玺在荆州的消息。他立刻反悔,背叛了刘表,并且连夜攻打穰城。打就打吧,可惜他运气实在不好,在攻城的时候被乱箭射中一命呜呼。

他的侄子张绣就接手了他的军队。张绣年轻气盛,也算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将领。现在因为张济反复横跳的行为,刘表和张绣之间也变得十分微妙。张绣本人是很想归降刘表的,只不过叔叔这么一搞,现在就算他在真心诚意,刘表也不会相信他了。

好在张绣为人不算很笨,他知道之前张济归降刘表的事情,是由荀攸一手促成的。他便派人去求见荀攸,表达自己投降的诚意,并请他从中斡旋促成此事。荀攸再去拜访刘表,让他对张绣善加安抚,维持原来的策略不变。刘表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双方之间都化解了各自的危机。

刘表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是因为现在有比张济的事更重要的事。

荀攸来了之后,刘表立刻趁机向他询问,玉玺的谣言该如何处理。在说的时候,刘表把自己知道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荀攸。他还对天发誓,向荀攸信誓旦旦,保证玉玺绝对不在他这里。刘表这样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真的不想因为玉玺,搞得自己守不住荆州。

其实他不这样表态,荀攸也不会怀疑他。刘表是什么性格,荀攸当然摸得一清二楚。他要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也不会放着荆州那么多来投奔他人才不用,只是把他们安顿在城里面。

这件事难就难在刘表无法自证。即便刘表立刻公开向天下群雄表示,玉玺真的不在他这里,也没人会信。这样一个大难题,可把刘表愁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