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这是什么典故?”
“就是一个看见老百姓因为没饭吃饿死,还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吃肉糜的白痴皇帝。”
“这是哪本典籍上的典故?我从未听说过。”
“这个嘛,你就当是我乱编的。”
很快,孙策大军即将攻打襄阳的传闻不攻自破,因为孙策已经北上去攻打徐州了。这个消息让襄阳城中的父老们如蒙大赦,就连刘表也如释重负。他没有轻松多久,更糟的消息就传过来了。孙策大军没打来,董卓的旧部张济却率军前来攻打荆州了。
张济和李傕郭汜一样,是董卓的西凉军队将领。李傕郭汜等人进了长安城后,彼此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渐生嫌隙。张济势力较弱,被别人联合压着打,未免被人灭掉,他就带领一支军队离开了关中。现在荆州十分富裕,张济就看上了这块地盘。
本来,襄阳的北边是南阳郡,那里也是荆州的地盘,地理位置上还离张济更近。那里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不比襄阳差,可是那里现在被袁术占据。张济依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觉得袁术不好对付。毕竟他手底下有好多猛将,不能轻易去招惹。
刘表就不一样了,真要说起来,他不过就是一个喜好清谈的名士。他手底下也没什么能打仗的武将,打起来肯定要容易得多。本着专挑软柿子捏的原则,张济就打算到襄阳来试一试,看看能否抢到这块地盘。如果打不过,掠夺一些粮草财宝也不亏。
张济的大军向荆州一带开过来,之前流传在襄阳一带的刺董英雄的传闻,也就传入张济的耳中。张济本身对董卓没什么特别深的感情,他也不想为董卓报仇。但是,他听说那个刺董英雄是刘表的手下,当初刺杀董卓的计划就是刘表一手安排的。
现如今他正准备和刘表拼个你死我活,万一那刘表故伎重施,派出那个刺客来刺杀自己。就连位高权重的董卓都被干掉了,那自己岂不是危在旦夕?自觉性命受到威胁的张济,自然就对这个传闻中的刺董英雄十分忌惮。他派出许多人去打探她的消息,整天都想着要怎么先解决这个隐患。
张济是一个武将,又出生在民风彪悍的凉州,惯用武力压人,不太懂得动脑子。好在他手下还有几个狗头军师,为他出谋划策。不过,他们的计策思路比较不同寻常。他们为张济出的计谋,不是派人去暗杀或离间,而是要去收买拉拢刺杀董卓的人。
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那人能暗杀董卓,肯定身手非凡,不是他们能干掉的。既然刘表能够收买那人,他们也能做到。只要能出足够的筹码,一定能够收买他。在这样的思路下,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了收买的手段。要收买一个人,无非是钱权色三样。传闻中那位刺董英雄是一个女子,给她权利肯定不好使,钱财方面肯定也拼不过刘表。只有在色这一方面,还可以下一点工夫。
张济的侄子张绣武艺出众,是闻名凉州的少年将军。自古美人爱英雄。若想收服那女子,不如派出张绣暗中潜入襄阳城。让他想办法引诱那女子,一旦那女子上钩,就能够成功收服她。说不定还能够就此让那女子反戈一击,刺杀刘表。如此一来,襄阳群龙无首,自然大乱。张济就可趁虚而入,坐领荆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