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还根据这些演绎记载,衍生出了许多文学作品,什么《昭君出塞》、《汉宫秋》,有的还把王昭君和汉元帝描写成一对有情人,因为匈奴的威胁,汉元帝不得不忍痛,把自己的心上人送给匈奴单于,来换取和平。这种情节赚取后人大把大把的眼泪,却只是牵强附会。

事实上,当时根本就没有记载这些东西。《汉书》上只是说汉元帝把五个宫女,赐给匈奴呼韩耶单于,其中有一个叫王嫱的被封为宁胡阏氏。

那时的汉朝和匈奴之间,也不是汉弱匈强的关系。当时的匈奴早就分裂成南北两支,南匈奴已经臣服汉朝,昭君嫁的就是南匈奴单于呼韩耶。以前汉匈和亲,嫁过去的大多都是皇族血脉,如果真的是被匈奴所逼迫,汉朝怎么可能降低标准,拿宫女去嫁给匈奴?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宋辞对汉元帝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因为跟他的祖宗们比起来,他实在是很不出色。要不是因为当初历史老师,就“昭君出塞”等后人牵强附会出来的许多谬误讲了很多。让宋辞印象深刻,她才不会对这个时期有太多的印象。

搞清了情况后,宋辞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她想见一见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王昭君。之前都已经见过西施了,既然到了这个时代,机会难得,当然要见一见同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昭君。看看到底是西施漂亮,还是昭君美。

有了这个想法,宋辞就开始寻找在宫里面寻找起王昭君来。

第34章 吃瓜

想要在偌大的皇宫中寻找一个人, 是很不容易的。宋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想法非常不现实。

首先,汉朝的皇宫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 都城长安里面,可以说有七成都是皇宫建筑。这里面最大的是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不说别的, 仅一个未央宫的占地面积就是故宫的六倍多。

其次, 各个宫殿建筑群之间是独立分隔开的, 彼此之间有严密的宫墙和守卫。一般人是没办法在几个建筑群中自由通行的。

最后,这时期宫女数量非常多, 她们在宫里面大多数都没有名字, 彼此之间就是称呼姓氏。即便宋辞有办法来回于各个宫殿之间, 她也不可能一个个去问。就算有所谓的宫女名册,想要在堆积成山的名册里面翻找到王昭君的名字,也是非常困难的。

宋辞现在所在的宫殿,是在宫中最不受人注目、最为人所冷落的一个北宫宫殿群,实际上就是冷宫。虽然是冷宫, 但它的面积也比故宫还大。光要搞清这一个区域的地形就足够人伤脑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