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成为了大长公主,从皇帝的女儿变成了新帝的姑母,她还是大华最尊贵的公主殿下,也并没有改变她的悠闲的生活方式。
太太上皇搬到城外去了以后,清歌也顺势搬到了公主府在郊外的庄子里。每天都会去太太上皇哪儿陪陪他,就怕太太上皇骤然从皇位上下来,一下子闲了下来容易心里失衡。新任太上皇也是这样想的,才跟着搬过来陪着太太上皇,也正好可以弥补多年来不能在太太上皇膝下敬孝的遗憾。
清歌住了十天半个月,发展太太上皇和太上皇父子二人的生活悠闲自在的很。父子二人或下棋,或画画,或者跟着花匠们学种花。太太上皇自己就把心理调适的很好,完全不需要她来操心。清歌这才放了心。几十年的父女了,太太上皇在清歌面前一直是个慈父,清歌还是希望他的晚年生活能够安然幸福的。
清歌见这里没她什么事了,就又搬回了城里的公主府。大观园女孩儿门的红楼梦大戏正在精彩之处呢!清歌可不想错过。
荣国公府里,老国公贾源夫妻的孝期过后,大观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女孩儿们此时都是十二三岁的豆蔻年华,大观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原著中的这个时候,正是元春省亲以后,贾家烈火亨油鲜花着锦,大观园女孩们最热闹个轻松自在的时候。
如今的大观园里,贾家的女孩儿有,贾赦独女贾瑛,她随父母回大华奔丧至今还在婚内,也住进了大观园。贾莹(迎春),贾璧(探春),贾玺(惜春),隔壁贾敬的幼女贾珺,下一辈的有,贾瑚的长女贾薇,贾琏的两个女儿贾菁和贾莞。亲戚家的女孩有,林黛玉,史家史湘云史湘雪史湘霓三姐妹,还有薛家薛宝钗薛宝琴姐妹。
金陵薛家也在家主的带领下来到了京城。薛家主尚在,薛家蒸蒸日上。薛家不缺钱,但是薛家主还是把长女薛宝钗和侄女薛宝琴一起送到了贾家附学。薛家主的想法和史家差不多,联络两家的感情。昔日的金陵四大家族,如今以贾家的发展最好。贾家小辈们也出息,目测贾家几十年里的都不会有败落的危险。薛家主自然是愿意和贾家打好关系的。
女孩们以贾瑛和贾瑛(迎春)的年纪最长,都是十五岁,薛宝钗也是十五岁,以贾菁贾莞姐妹俩最小,一个六岁,一个五岁。其余的除了贾薇八岁,都在十到十三岁之间。这一群花一般的女孩子们把个大观园衬托的更加美丽了。
如今的薛宝衩父亲健在,家里生意蒸蒸日上,都做到海外去了。薛宝钗的身份虽然不如官家女儿,但是大华商人地位提高很多,她也并不感到卑微。清歌觉得,如今的薛宝钗比原著里的那个宝姐姐要从容的多。这也难怪,原著里她失去了父亲,哥哥又是一个不成器的,家里的生意日渐消耗,薛家所有的希望都在她身上。
原著里她和薛姨妈本来的想法是让薛宝钗进宫,为薛家拼搏出一条路的。结果薛宝钗没能顺利进宫,只能把所有的注都压倒了贾宝玉身上。原著中林黛玉只有贾宝玉这一个原则,薛宝钗何尝不是,薛家也没有退路。最后薛宝钗和林妹妹两败俱伤,都没能幸福。
薛宝钗如今有父亲,薛家不用她来操心。他哥哥的天分虽然不高,但是在他父亲的管束夏,也开始参与家族事务了,并不像红楼原著里那样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薛宝钗的心态当然不一样了。
清歌觉得,如今的薛宝钗才能当得起大观园女孩儿们的一声宝姐姐。心态平和的她也有了女孩子该有的活波可爱,而不必压抑自己的真性情,伪装出一副随分从时的样子博得贾家众人的好感。清歌觉得,原著中不喜欢薛宝钗的贾母贾史氏都有些喜欢现在的薛宝钗了。薛宝琴还是和原著里一样,活泼可爱年轻心热,她们姐妹俩和大观园众多女孩儿们相处甚好。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依然是以林妹妹的桃花诗为开端,大观园女孩儿们的诗社开始了。此时没有贾宝玉什么事,老国公贾源不在了,但是贾代善正式退休了,他亲自看着孙儿和重孙们的功课。贾宝玉和庶出的弟弟贾理贾环还有侄子贾蔚贾蓝一起,每天都在贾家族学里念书。从学堂回来以后,他们叔侄几人还得在贾代善的眼皮子底下做功课。每天早上的锻炼也必不可少,都是贾代善亲自看着的。
贾代善把荣国公的爵位传给贾瑚之后,就和贾史氏搬出了荣禧堂,搬进了老国公贾源夫妻住过的荣庆堂,这也是原著中贾母贾史氏住的地方。荣禧堂现在归了贾瑚夫妻,他们夫妻二人是现任荣国公和荣国公夫人。
原著中老国公暮年养静之所的梨香院也被贾代善收拾出来,她就在这里看着贾宝玉几人的功课。原著中的这个梨香院,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之一。不肖子孙们并没有爱惜这个祖宗养静时的地方,薛家初次上京时住在这里;后来大观园里小戏子你也住过这里;尤二姐死后也停灵在梨香院。可怜原著中贾家子孙都没把梨香院当回事。
贾代善很喜欢梨香院,薛家上京后也并没有住进荣国公府。薛家不缺钱,也不缺房子,薛家薛宝钗和薛宝琴姐妹和史家三姐妹一样,平时回家,天气不好或者有事情时才会留宿大观园。
言归正传,贾家大观园的桃花诗社正式开社了,少了贾宝玉,可是多了好几个女孩儿,桃花诗社比红楼原著里更加热闹。清歌早就准备好了水果零食搬着小板凳暗搓搓开始的围观了。
女孩儿们都会作诗,但是诗才最好的还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个。史湘云如今是正经的候门千金,史家这些年发展虽然不及贾家,也不及林家,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是高高在上的候门府邸。史湘云不曾寄人篱下,也不会故意酸言酸语的针对林妹妹了。
贾家女孩儿中,贾瑛有亲娘言传身教,在作诗上虽然不及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三个,但是也要高于其他几人。接下来就是薛宝琴了,她年龄较小,比贾瑛只差一线。贾探春和史湘雪史湘霓的水平仿佛,和他们差不多的还有贾薇。贾薇也是和亲娘一脉相承,现在年龄小,假以时日贾薇和薛宝琴都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贾莹(迎春)贾玺(惜春)只能说会作诗。
清歌的两个孙女儿贾菁和贾莞,一来年龄小,二来她们的亲生父母都不善此道,祖父母就是清歌和小凤,更是不提也罢。清歌是没指望孙女儿们也能成为才女的。当然了,如果她们姐妹大几岁后能成为才女,就是意外之喜了。贾菁和贾莞都有县主的爵位,是一群女孩子中身份最好的。
清歌的便宜儿媳妇王熙凤又有了身孕,所以贾菁贾莞姐妹目前被清歌全盘接手了。清歌看过了,王熙凤腹中的孩子这次是个男孩儿,王熙凤终于得偿所愿了。虽然清歌一再表示她不介意孩子的性别,王熙凤还是希望生个儿子的。
第43章
清歌期待桃花诗社很久了,虽然她并不懂作诗,但是一点儿也不妨碍她欣赏女孩儿们作诗。
荣国公府贾家,荣升为老夫人的贾史氏带着三个儿媳妇(贾赦之妻张氏,清歌和贾政之妻王氏),在大观园里喝茶聊天,顺便笑看一群女孩子们起名号。贾瑚之妻小周氏,贾珠之妻李纨,还有王熙凤也在这里。
贾瑚和小周氏膝下已有二子二女了,次子贾苒和叔叔哥哥们一起读书,幼女贾若不到四岁,刚刚启蒙,跟在亲姐姐贾薇身后,和堂姐贾菁贾莞一起玩。
贾珠李纨膝下至今只有贾蓝一子,不过,一直想要再生一个的李纨,在生完贾蓝多年后终于再次有孕了,腹中胎儿比王熙凤肚子里的这个还要大上两个月。
贾家小一辈中,还是贾瑚夫妻的子嗣缘分更好一些,已经凑成两个好字了。贾琏王熙凤膝下二女,不过马上就有儿子了;他们小夫妻二人还是很想要个儿子的。李纨腹中这次也是个儿子,随了李纨想要多个儿子的心思;贾珠想要个小棉袄的想法这次又落空了。
女孩子们还在那里讨论着各自的诗号。贾菁贾莞姐妹带着小妹子贾若在一旁玩耍,贾薇还能加入姑姑们的讨论中,她们三个目前还只能围观。
薛宝钗比贾瑛大上一个多月,又是客人,就从她开始。如今的薛宝钗没有住在蘅芜苑,自然不能用“蘅芜君”这个名号的。蘅芜苑如今属于贾菁贾莞姐妹俩。众人因为薛宝钗刚从金陵来不久,她为人又是一副君子之相,合力给她取了个“金陵君”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