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不揭露贝尔摩德?单就传奇女明星莎朗·温亚德和她的女儿克丽丝·温亚德是一个人的秘密就是足以引爆世界的大新闻。

不老不死的影后,多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还是那位先生乌丸莲耶最宠爱的下属,人物小传足以连载三部曲。

如果说以前是因为津岛修治的名气不够不敢揭露国际影后的身份,现在被公安庇佑的他还有什么顾虑?

难道太宰治本人是贝尔摩德的影迷不成?别开玩笑了,这种可能性无限接近于琴酒登台唱京剧。

“最重要的一点:黑衣组织没有真正伤到筋骨。”柯南翻看自己的记录本,“清扫行动被扫除的是垃圾一样的底层人员和会败类,与黑衣组织勾连的企业家、政治家一个人影都没有。”

柯南不相信水谷翔原卧底那么多年只收集到这些线索,他更倾向于有人挑拣删改了其中的内容,只留下某个人想让公安清扫掉的人。

“资料被存放在U盘里,水谷夫人在将它送到警局前没有查看过里面的内容。谁手腕通天,能把硬盘里的情报删掉一部分?”

柯南越想越胆战心惊,他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手笼罩在东京上方,被浓雾遮挡得看不真切。

那人指尖拨动间,手掌下的人们如同被摆放好的多米诺骨牌,一头倒向既定的结局。

作为被安置在骨牌中的一环、或许还是相对重要的一环,柯南一点都不想任人摆布。

所谓侦探,便是比旁人多想一步的存在。

“换个思路,”柯南在原地转了两圈,“假设太宰治故意不给出琴酒他们的情报,这样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人的行为常常伴有目的性,除了真·人工智障,大部分人的行为都有逻辑可循。

“琴酒还在,黑衣组织一时半会儿不会灭亡,津岛修治不希望组织灭亡?”柯南提出一种可能性,他又疑惑起来,“可他明明一直在针对黑衣组织。”

“不对,这不矛盾。”柯南恍然,“他的目的是削减,不是消灭?”

太宰治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柯南隐隐觉得自己抓住了关键的线索,只差最后一根线头就能解开这团被猫咪玩坏的毛线球。

“我要再等几次连载,侦探的直觉告诉我,一切的真相都在《看风景的人》中!”

一个星期后,米花推理周刊再度发表。

和以往的复仇文学、恐怖文学、古惑仔文学不同,津岛修治似乎终于打算老老实实地写传统推理故事。

他将故事分为“谜题”和“答案”,分作两次连载,并在个人论坛上专门开辟了一个“侦探PK”版块。

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侦探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将对迷题的猜测与想法发布在论坛中讨论争辩。

谁都知道,津岛修治的推理故事十有八九是现实中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