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功,朕万万不敢加之己身。”
看着云集于温室殿的朝臣百官、功侯元勋,在自己面前齐声道贺,刘盈只浅笑着客套一番,便目光晦暗的低下了头。
对于这一场战争,刘盈,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高兴,亦或是出乎预料。
在外人,亦或是朝中公卿百官看来,这一战,或许是‘天佑刘汉’的明证,是值得举国同乐的大捷;
但作为这场战役的幕后推手,早在战争开启之前,刘盈就已经对最终的结果,有了十足的把握了。
原因很简单:这一战,在敌我双方巨大的实力差距下,作为天子的刘盈,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吝啬。
在战前,长安朝堂庙算:占据朝鲜半岛北半部的卫满,手下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五千;即便是考虑到强征民丁,将可战之男全数召拢的可能性,也顶多不超过两万。
而在这场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生一起正面碰撞的‘灭国之战’中,为了应对卫满这五千至两万人的兵力,汉室投入的兵力,却是十倍不止!
——关中方面,朝堂征召关中良家子,组成了一支十数万人的精锐,并尽数派出了函谷关!
除此之外,刘盈更特意下了一道诏书,鼓励关东民间力量踊跃参军,并由朝堂承担一应费用。
再加上主帅周勃、副帅郦寄,以及燕相栾布各自凭借个人魅力,于关中收揽的‘豪杰’,以及随军出征的功侯二代们,从家中带走的私人武装······
毫不夸张的说:为了覆灭卫满朝鲜,此战,汉室光是陆军部队,就召集了不下二十万!
除了这二十万人,为了保证战事以最快速度结束,刘盈甚至还动用了齐国、楚国的郡国兵,以水陆两栖登陆作战,彻底击碎了卫氏朝鲜抵抗的决心。
对于不知内由,只关注战事本身的人而言,这样的战役过程,自然是令人无比兴奋。
——几十万大军开出燕蓟,东渡浿水,于国境线外肆意活动,并直扑敌国都城;睡眠部队在沿海缓行,在距离战略目标数百里的时候离开海岸线,稍绕一圈,而后突然出现在距离平壤城七十里的海岸······
毫不夸张的说:便是后世的战争模拟游戏,都很少有这种轻松写意的内容。
但没有人知道,这‘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朝鲜国都平壤‘不攻自破’的完美结果,全都是刘盈掌控下的少府,用一枚枚铜钱,以及一车车乃至一船又一船粮食堆出来的。
都不用说别的:自大军从长安出发至今,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单就是二十多万作战单位,就耗费了少府近百万石的军粮!
若单此一项,那倒还好说——少府官营粮米一年的受益,都远不至一百万石;如果只凭一百万石就能覆灭卫满朝鲜,那对于汉家朝堂而言,这笔买卖,显然是无比划算。
可事实却是:不当家,就不会知道柴米油盐贵······
——为了将这百万余石的粮食送到前线,交到作战部队的手中,长安中央同样花费了近百万石的成本!
其中,包括运粮民夫的口粮、补贴,以及水路运粮的一些意外消耗。
所以实际上,立时短短两个月,实际战役时常甚至可能不到只有二十天的‘灭卫氏朝鲜’之战,长安中央单是在军粮一项,就已经花出去了两百万石!
再加上大军班师回转,以及关东地方力量遣散的耗费,不再砸进去百来万石粮食,根本就不可能。
这加在一起,可就是三百万石了。
而在民间,三百万石粮食,足够一万户人家,顿顿九成饱吃上足足三年······
就这,还只是这场战役的部分成本;
除了军粮,少府还调用了足够这二十多万作战单位用量的各式物资,如醋布、肉食、果蔬干、酱,以及为了以防万一紧急筹备,随时准备发往前线的过冬物资。
这笔投入,才是真正的‘大头’。
——三百万石粮食,按今年长安如今‘一百二十钱一石’的粮价,也不过是三万万六千万钱,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为了供应大军的辅食、肉类,以及过冬物资,少府投入的成本,却高达十五万万之多······
诚然,祖宗庇佑,提前为大军准备的过冬物资,幸运的没有派上用场;
那十数万套冬衣、厚褥,少府完全可以存着,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但不管怎么说,这成本,少府已然是结结实实砸下去了。
再加上战后,有功将士的赏赐、伤亡抚恤等等后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