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郦商、靳歙二人亲自率军出城,朝淮南大营方向进发’的消息扩散开, 无论是留守大营的守军, 还是此刻跟在英布身后的主力, 都必然会心生疑虑。
——郦商、靳歙二人亲自率军, 万一大营失守怎么办?
——若是大营失守,大家伙岂不是要在野外打地铺?
再有, 便是英布此来,备用于未来近十日的粮草、辎重, 也基本都堆积在大营之内!
而当英布麾下的主力部队,心怀着‘大营没了怎么办’‘粮草没了怎么办’‘被前后夹击怎么办’等诸如此般的顾虑时,即便大军成功于曹参大军交上手,将士们的战斗意志,也必定会大打折扣。
如此说来,摆在英布面前的,似乎只剩下一个选择:即刻调头,回到大营与庸城之间,保护大营, 以及营内的粮草辎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营不失。
但这样一来, 才刚抵达战场的曹参大军,就会得到站稳脚跟的时间,与庸城内的汉军自北、东两个方向互成犄角。
这对于之后的战事, 对于英布之后的决策而言,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前面一座坚城,侧面一座军营, 怎么办?
打还是不打?
作为叛军,面对刘盈亲身所在的庸城,英布只能打,也必须打。
但若是北攻庸城,战场侧面的曹参所部,又会时刻对攻城部队造成威胁。
反过来,也是一样:若是先攻曹参所部,城内的刘盈大军对于英布而言,也同样是侧肋的威胁。
就好比今天,英布大军才刚从营内开拔,还没走出去十里地,庸城内的汉军,就摆出了一副‘你回不回来?不回来, 我把你老窝掏了!’的架势。
从这就不难推断出:若是让曹参大军扎下脚跟, 那从明天开始,每当英布想要攻打庸城之时, 类似的情况,也会反复不断的发生。
——英布大军这边刚出大营,还没到庸城脚下,战场侧方的曹参大军,也会和今天的刘盈所部一样,摆出一副‘你回不回来?不回来,我把你老窝掏了’的架势。
如此一来,英布就会陷入北攻庸城,会被曹参所部威胁侧肋、东攻曹参,会被刘盈所部威胁侧肋的尴尬境地,左右为难。
若单是‘不能乱出手’,那倒还不算太糟糕。
但别忘了。
——英布此刻的战略目标,是以最快速度攻下庸城,对汉室造成军事、政治双重重大打击!
若是庸城短时间内无法攻破,敌我双方的胜算,就会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在庸城脚下拖得越久,英布麾下淮南将士的军心,就会一点点归于淡漠,甚至低沉;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也会让英布愈发吃力。
反观汉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一支又一支援军,呼号着类似‘誓死保卫汉太子’的口号,出现在英布大军的四面八方。
而相较于偏居一隅,家底稀薄的淮南叛军,长安朝堂承担起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虽然算不上不费吹灰之力,但也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顶天了去,就是稍微有点吃力、略有一点点费劲而已。
想到这里,英布的面容之上,已经是一片沉凝。
——现在,如果坚持打曹参,可能会由于军心的问题而失败,且大营可能会受到威胁;
如果就此折返,那也只是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为日后埋下一个重大隐患。
二者的区别,似乎只在于:选择前者,有一定概率会失败,且有一定的风险;选择后者,虽然没有任何风险,但会陷入慢性死亡。
而当这样的选项,摆在一个正在造反途中的叛军首脑面前时,答案,几乎不言而喻······
“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