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刘盈前世的记忆,淮南王英布起兵,正是在汉十一年秋七月!
而现如今,已是夏五月末;距离英布起兵的秋七月,刚好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
正当刘盈沉寂于郦商精准无语的预测之时,郦商又道出一语,更是让刘盈心中的惊诧,直朝着‘骇然’的方向飞速狂奔!
“旬月······”
“嗯······”
“今,尚夏五月;秋收,则当于八月······”
就见郦商又自语片刻,便再度抬头望向刘盈,目光中,更是带上了强烈的笃定!
“依英布往昔之习,其若反,必欲出其不意!”
“凡战,皆必当先行筹措粮草;故英布反,必当于秋收之前!”
“又英布知,今朝堂,知其兵法战习之将众多,故英布,或亦再反其道而行,佯做‘不急起兵,以待秋收’之状!”
说着,郦商面上神情,便愈发笃定起来。
“嗯!”
“必当如是!”
“知彭越之死,英布必先佯做‘纠集大军,以待秋收’之状;后,则必暴起而反于秋收未至之时!”
“如此说来······”
语调略带迟疑的拖个小长安,郦商那蒲扇大的手中,终是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拍!
“七月!”
“英布但反,必当举兵于秋七月!”
满是自信的丢下这句话,郦商更是不忘面带迟疑的补充道:“若臣所料无措,当于秋七月中、下旬。”
“如此,英布反秋收未至之时,便可‘出其不意’。”
“又秋七月中、下,距秋收尚不足月余;纵起兵之时粮草不丰,英布亦可先行北上,只待秋收之时,再行输补!”
郦商逐渐高亢起来的音量,自也是让侧殿内的众人,不由自主将耳朵竖起。
而在郦商身侧,听闻郦商单凭推断,便将英布起兵造反的时间点,精准限定在‘秋七月中、下旬’,刘盈只下意识将嘴巴微微张大,神情呆滞的愣在了原地。
——前世,英布起兵造反,正是秋七月辛亥(十八)!
在彼时,试图恶补战争知识的刘盈,还曾因此感到十分疑惑。
起兵造反,不都得备足粮食?
就好比去岁,陈豨于代、赵起兵,即便是在长安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于燕、梁等国召集重兵的时间点,陈豨也依旧是乖乖等到了秋收。
等秋收过后,手里有了粮食,陈豨才举起造反。
而英布‘在秋收前一个月造反’的行为,在前世一度让刘盈,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之中。
彼时,刘盈根本看不透这件事中,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关系,便单纯的认为:自己实在是没什么战争方面的天赋。
而现在,当郦商亲口道出这句‘英布素来喜欢出其不意,如果起兵造反,也肯定会不按套路出牌’,刘盈才终于明白了过来。
去岁,陈豨大张旗鼓的在代、赵起兵,为什么最终,却毫无意外地陷入了慢性死亡的节奏?
——因为在陈豨等待秋收的几个月时间内,长安朝堂,老早就打开了战争机器的开关!
先是秋七月,太上皇驾崩,陈豨一个‘称病不朝’,便被动启动了长安朝堂,针对陈豨叛乱的战役预案!
当时间来到秋八月,代、赵结束秋收,使陈豨终于凑够造反需要的粮食之时,长安中央的军事调动,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甚至于,当刘邦御驾亲征,自长安率军开拔之时,陈豨,都还没来得及正式扯旗!
这,就是陈豨为何败亡的如此‘顺利’,丝毫没能对刘邦大军造成阻碍,甚至在战争刚开始的阶段,便失去大半个赵国的原因。
——陈豨想造反,就必须等秋收,才能凑够粮草;但对于富拥天下的长安朝堂而言,百十来万石粮草,却根本不需要等秋收!
就像去年,关中还未秋收,国库拨不出刘邦大军所需粮草之时,丞相萧何一句‘官员俸禄暂时发一半’,便使刘邦成功在秋收尚未结束之时,率军从长安出发。
而在刘盈的前世,英布便充分吸取了陈豨败亡的教训,来了一出‘先发制人’,在秋收前一个月起兵。
但很可惜:英布‘先发制人’的习惯,也还是没能躲过长安朝堂的庙算······
“秋七月······”
虽然对英布造反的时间点有十足的把握,但刘盈也还是没忘做出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若有所思的发出一声轻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