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咱们一共收了多少板栗?可还够?”
三郎四郎即使再懂事,再知道家计,到底年级小些,看的太虚,不像是大郎二郎,自打沈依依出去打猎养家一来,家里好些个琐事儿都上手学着再处理,所以关心的东西也相当的实在。比如这会儿,大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意的长久性,而最后发问的二郎想的更细腻,想到的是板栗的存货。
“放心,咱们前几日不是连着收了两日嘛,足足一千多斤呢,足够咱们卖五六日的。”
“那咱们这么卖,都知道翻倍挣,别人家还会便宜卖给咱们板栗嘛?”
咦?二郎这脑子可以啊!居然想得到这原材料涨价的问题,不,不只是这个,这或许更该称之为情商高,该惊异这孩子对人心人性的敏锐。这样的孩子好好教,将来必定有出息,而若是教的不好,那偏激什么的,也十分的有可能。
想到这个,沈依依神色微微一正,轻声说到:
“放心,买的都是周围的邻居们日常上山采来补充粮食用的,他们有这个,本就不是为了挣钱,所以即使知道,也不会多要咱们的。至于其他人,咱们这儿山多,栗子树也多,谁家能少了这个?一家贵了,咱们买别家的就是,不稀罕的东西再想提价也提不上去,所以没人会往这上头用心思的。”
硬件软件都没有提价的可能,这让二郎心定了好些,嘴角一抿,难得带上了几分羞涩的笑,
“大姐说的是,是我想多了。”
“你这样多想原也没错,若是换了旁的咱们确实要做准备,毕竟俗话说的好啊,物以稀为贵,万一让人截了货源,咱们就别想靠着力气挣钱了。可咱们这不是用的板栗嘛,挣的就不是稀罕钱,再有城里也不是没别家做过这个,所以大家都知道这炒板栗有多耗费,想想大姐昨儿和你们说的,寻常做这个最起码一二成的损耗,你说,知情的这么一算,会怎么想?人家还怕咱们不做了,没了换钱的地儿呢。”
这话也确实,如今刚入冬,还在板栗成熟期的,山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若是能正紧的换钱,那那些日子过得紧巴的,怕是恨不得沈依依家生意火爆些,好让他们多些用这野果子换钱的机会,哪有心思算计提价的功夫,没相互压价,只为多卖些钱就不错了。
当然沈依依也做不出刻意压价的事儿来,这毕竟是相对淳朴的古代,讲人情,讲品行,更讲究名声。而这样的讲究在陌生人的人情往来上更是如此。如此已经被沈依依遗忘的,曾经在女牢救助的事儿,此刻就开始发酵了,进入了往来的阶段。
沈依依领着弟弟乐呵呵的推车往回走的时候,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辆简朴的青布马车缓缓地从县城最中间的石板路上驶过,朝着西北角的清虚观而去,让人侧目的是,这马车没直接停到道观的正门口,而是拐了个弯,直接去了后门,并且门口都没停,只走下那驾车的,敲了敲后门,等门开,又直接连车带马,直接进了道观,车上到底是什么人?怎么这么遮遮掩掩?
这事儿咱们那就得下回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