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处理完军务,从营帐中出来透透气。正巧看到胤祐坐在一根小马扎上,和周围的军士有说有笑。

老父亲真是想不通,他从小娇养的小皇子,吃的穿的用的,请的师傅都是全天下最好的,怎么这么快就能和最下等的士兵打成一片?

胤祐的三位哈哈珠子全都跟随他一同出行,曹颜的生父曹荃也是康熙的扈从之一。

富敦一向是个很实在的人,他年纪比胤祐大一些,在胤祐身旁做事一向认真负责。胤祐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无怨言。

曹颜更不必说,从三岁那年第一次见到胤祐,他的人生仿佛就已经注定,这辈子只为七阿哥一人效力。

唯一不怎么听话的是舜安颜,他年纪最小,在家中也最娇惯,有几分少爷脾气。但只要胤祐这个表哥瞪他一眼,他就老老实实帮着干活,不敢再有怨言。

胤祐对他们几个还算满意,从小跟着他长大的人,无论是才学还是功夫,在同龄人中都算不错。

每天晚上,各位大臣将军都得到中军帐外候着,以备康熙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召见。

只有几位西洋传教士有特权,他们能留在营帐中,康熙有事找他们,才让人去叫。每天还会让顾问行过去看看他们,没人给发个水果。

这天夜里,胤祐闲着没事,就来到了传教士的营帐。

这位传教士跟他关系一直很好,是法国人张诚。

胤祐进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案几上借着烛光写字。

他们用鹅毛笔蘸墨水书写,因为羽毛杆质地较硬,书写起来和毛笔大不相同。

胤祐第一次见就觉得这种笔很有意思,写起字来比毛笔更快捷方便,所以他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也喜欢用鹅毛笔。

“张大人,你在写什么?”

胤祐跟张诚白晋相处时间长了,也学了些法语,日常对话和简单阅读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