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是入伙蜀汉之前,魏延的出场次数相当有限,仅有两回。
第一回,刘备被曹操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领着剩余的势力以及一大帮老百姓连夜逃命,一直逃到了襄阳城。当时在襄阳城主事的是蔡瑁和张允,刘备在城下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想让守军开门放他们进去,没准还能因祸得福,顺便把襄阳城给抢过来。刘备那边说得好,不开城门放人就是“你们冷血,你们无情,你们眼睁睁的看着黎民百姓被卷入战争”;蔡瑁和张允这边又不是真傻,开城门放人,不就等于请等着将柔软的肚腹袒露出来吗?他俩虽然也算是当时的枭雄人物,却终究落了下成,面对两难的境地犹豫了。
双方陷入僵持,然后,当时还是蔡瑁和张允手下的魏延第一回闪亮登场,一出场就砍死了己方的守门兵士,并摆足了姿态恭请刘备一行人赶紧进城。这么一闹,刘备反而犹豫了,总觉得里头有诈,担心是否内有埋伏。这里就能看出刘备的高明了,同样是进退不得的两难处境,这货就能舔着老脸说了一堆类似“以苍生为重”的仁言义语,请襄阳城只帮忙照顾可怜的百姓,之后便带着手下跑了。把个因为真心敬重刘皇叔而第一回叛主的魏延给晾凉了,他哪里还有脸再待下去,只得灰溜溜的投奔了长沙城。
第二回,关羽领了任务,要帅军攻下韩玄镇守的长沙城,正对上当时还是韩玄手下的黄忠。关羽k黄忠,打得那叫一个天雷勾地火,阳气招阴魂,满场的狗粮,满场的基情满满。韩玄简直气炸了,不禁怀疑自己的心腹大将被那个红脸大妖精勾搭着准备叛变了,死活非要宰了黄忠。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此刻还是韩玄手下的魏延杀了出来,直接把懵逼的黄忠给救下了,最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的把韩玄也给宰了,还领着自己的手下登高一呼,号召老百姓一起开城门投降关羽,同归仁心仁德的刘皇叔门下。
魏延两次反了主子,这行为比起两回宰了义父的吕布也就好一线,估计襄阳城的蔡瑁和张允还得感激他的不杀之恩,也难怪诸葛亮对他颇为忌惮。这货的行为虽说直接将功劳送给了关羽,却也变相的抢了风头,刘备得知之后自然需要对魏延大加奖赏。可诸葛亮觉得这种人不能用,还想将他格杀当场,结果还是仁心仁德的刘备劝阻了诸葛亮。
尽管如此,诸葛亮依旧在他后来正式入伙之后,准备了全套针对的方针,第一步,经常性的出言警告,提醒他不该有的心思收一收;第二步,根本不给他机会接触核心,也不给他立功表现的机会;第三步,临死前,诸葛亮也没忘了提出个马岱用来制衡魏延。估计能让卧龙先生如此费心针对的,除了那些个名声在外的大佬之外,就数这位魏延了。
其实,诸葛亮的这些做法情理之中,毕竟背叛这种事情一旦有了第一回,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不过换一个角度分析,这件事情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魏延的两次叛变,说白了,直接间接的都是为了蜀汉,可见他对刘备“爱”得是多么深沉。更有甚者,他在遭遇了差点被当场格杀,被挤对,被边缘化,被打压之后,依旧死赖在蜀汉阵营里,更加彰显他的执着。
诸葛亮的费心打压,也很像早就熟悉了网文中经典的升级流男主套路似的。
印象中有没有类似的桥段,乱世之中,男主能力足够势力不显的时候,不得不先屈就于其中一方。突然有一天,来了个一看就很有明主架势却处于落难中的大佬,然后他不惜得罪所处势力也要和大佬交好,最后得到了大佬的赏识,保不齐再来个义结金兰,男主一跃空降成这方势力的二把手。
还有一个桥段,同样的乱世,黎民百姓在统治者的治理下民不聊生,男主想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突然有一天,来了个以仁义出了名的大佬领兵攻城,男主怦然心动,先拿统治者祭了旗,然后登高一呼,嘴炮功力全开,号召城里的百姓拿起武器迎接仁义之师。然后,男主虽然成为了大佬的手下,却得到了民心和大佬手下的将领们的敬仰,最后,大佬或死了没确定继承人、或脑残的突然倒行逆施,男主借机收拢民心和势力,最终“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