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乃是郑贵妃的亲弟弟,而宋子元身为闻家姻亲,是自然而然的□□。

虽说宋子元参奏主考官并无私心,但因三皇子事先铺垫,又有证人当场反水,这才叫皇帝误以为宋子元是党同伐异,陷害忠良,将他打入天牢。

可这三四日,众人的表现已让德兴帝回过味来,只是事已至此,他也并不准备宽恕宋子元,反而想借此敲打太子和闻家。

此时,御书房中,德兴帝看着站在一旁的苏九卿,来回踱步半晌,才缓缓开口道:“你的意思是如今因为闻家见死不救,宋家已经和闻家反目了?”

“正是如此。”苏九卿道,“且就臣近日来的调查,本次科考,郑大人确实是有些私心的。”

“你不必说的那么委婉,郑煌安如此胆大妄为,朕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只是最近……”德兴帝冷笑一声,“朕还是希望太子消停些。”

“可是这件事只怕没那么轻易了了。”苏九卿说到此,停顿了片刻,才从袖中取出一份试卷:“这是新科探花袁侍郎的考卷。”

德兴帝半信半疑地接过苏九卿手中的考卷,瞧了一眼。

“这份试卷朕见过,写的确实极好,怎么了?”

苏九卿又取出一张考卷:“这是宋大人那个落榜的学生周易安默写的试卷,臣已经对过了,和袁侍郎的那一份一字不差,且笔迹也是一模一样。”

德兴帝微微一愣,不可思议地将苏九卿手中的考卷接了过去,二者对比,他渐渐变了脸色。

自古以来,科考舞弊都是屡禁不止,一般来说,都是主考官将考题泄露出去,作弊的人家提前写好文章或者干脆雇抢手代写,可这探花郎倒好,竟是买通了考官,直接把别人的卷子掉包成了自己的。

这是何等嚣张,何等目无法纪。

“周易安如今就在京城,且还在四下联络一些读书人,只怕过两日还会有动作,这份试卷他默写了十几分,如今已在诸位御史的案头上了。”苏九卿说道。

德兴帝的面色渐渐难看起来。

科考舞弊至此,已然足以让天下读书人侧目,皇帝再稀里糊涂,将原本无罪的大臣打入牢中,更是丢人丢大发了。

这件事如果就此爆出来,那可谓是皇家的奇耻大辱。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德兴帝想到此,一时怒火攻心,将手中的试卷搓成一团,狠狠扔在地上。

他来回踱步,胸膛起伏不定,目光之中渐渐有了杀气。

苏九卿见火候差不多了,才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此事确有些难办,但臣却觉得说不定也是一个转机。”

德兴帝冷冷看他一眼道:“这又如何说?”

“如今宋大人落难,闻家见死不救,两家已经彻底撕破了脸,想来便是宋大人官复原职,也再难重归于好。朝中两位皇子相争,大臣们不是投靠这家,便是投靠那家,可宋大人这一番起落,可就变成孤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