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晔对于怎么调动民众的同理心还是很有心得的。讲那些高大上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也没有兴趣去听。
弘晔写的故事都是民间的那些平民因为贪官污吏家破人亡。有的是因为贪官贪污了朝廷拨发的赈灾银两,有的是因为贪官污吏的陷害,林林总总,反正怎么惨怎么来。
比起喜剧,悲剧总是更能抓住人们的心。
反正弘晔将这些话本变成剧目在京城极其周边上演,一时间贪官污吏就成了过街老鼠。
皇上追缴欠款,惩治贪官污吏的行为就受到的百姓的支持。
同样弘晔知道越是偏远的地方,官员们的权力就会越大,制衡就会越少,百姓受到的压迫就会愈加无法申诉。
于是弘晔直接上折子请皇上派出巡察使,还提议查到那些事迹特别恶劣的,直接将那人的所作所为立碑在祖籍之地。这简直就是要让他们遗臭万年的节奏。
弘晔的这一举动,直接向朝廷百官揭示了他们父子对反贪污的势在必行,并且手段雷霆。
雍正对于儿子的支持十分的满意,弘晔就是最懂他的儿子。
只是雍正忘记了他不仅仅有一个知他心意的儿子,还有一个棒槌长子。
“皇阿玛,儿臣有本要奏。”弘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雍正皱了皱眉,觉得弘时再蠢也不敢反驳他的意思,于是就让他开口了。
“儿臣以为先帝施政以仁,所谓三年不改父道。太子所言太过严苛残酷,于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