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孩子的视角就纯粹很多,他们只看到“哈利·波特”一直被找茬。
哈利·奥斯本当然没有在学校里作威作福,然而他和“德拉科·马尔福”一样拥有一个极其富有、极其强势的父亲,几乎占据纽约皇后区学校一半的投资份额。
加上那头金色的头发,苍白的脸,总是抿着不高兴的嘴唇——大家很容易把他和角色联系起来。
除了转学过来的彼得·帕克,没有孩子能和哈利·奥斯本搞好关系。
不是他们故意疏远欺负哈利·奥斯本,奥斯本在纽约的名气不比斯塔克小,只是哈利自己挑剔又易怒,让人难以招架。没人喜欢受气。
彼得能接受下来,才让大家觉得奇怪。
他的好脾气和哈利·奥斯本的性格对比,很容易人觉得彼得在被欺压。
这种从学生小团体里流传开来的说法,最终通过史翠珊家的孩子传到好莱坞的芭芭拉耳中。
所以芭芭拉·史翠珊才会提醒瑞亚——
甚至连老师也会说:“当时彼得转过来,班级里的座位都已经提前徘好了。但我们不能让彼得单独坐一排,所以我们做了重新调整。
彼得坐在哈利旁边后,基本上就和哈利组队完成小组任务,不会再去找其他同学了……”
语气里甚至隐约有一丝抱歉的暗示。
如果是本和梅在,大概都不会关注到这个细节。但是瑞亚敏锐地察觉到老师话语里的倾向。
不管事实情况如何,学校里的人普遍认为彼得和哈利·奥斯本做朋友很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