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对付各种时疫的方法,她曾经无意间掠过一眼,不怎么细看。潜意识里认为治那种病的人,应该是由年哥之类的专家负责,她一普通人看不懂。
但现在,查查也无妨。
静寂的丹炉山里,罗青羽趴在长条石桌前,认真翻阅竹简。
这是师祖留下的,他老人家把自己经历过的疫症详情一一写下来,供后人查询借鉴。他是修道之人,也留了玉简,用它存放资料更方便,可惜她看不了。
玉简是给修道之人看的,她道根废,看来看去它就是一块普通的玉牌,只好任它躺在石窟里发霉。
便宜师父也模仿师祖的做法,用上等的纸本写下各类疑难病症,另存一块玉简在石窟里,待有缘人开启。
让她一个废道根的人牙痒痒的,想看,却因为能力不达标看不到的那种滋味,啧啧……用手机把内容拍下来,离开丹炉山,回到罗家的前院客厅打印。
再装订成册,不炼丹、不练功时便慢慢查阅。
心里考虑着,她是不是该模仿前辈,也把自己经历过的时疫写下来?万一哪天扇子恢复灵性,另觅新主,自己这前任也算尽到一份责任。
……可太难了。
她不会看病,更不懂治病,只能找个时间采访一下专业人士。
比如老妈,比如年哥。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目前先做增强免疫力的药膏……
每一个朝代,每一段时期都有时疫的记载,罗青羽仔细查过,有些药草虽然不稀罕,但特别难找。有的在外界甚至已经绝迹,可丹炉山里边有。
有药性,服多了会中毒,但非剧毒。可以种植,不必担心污染土壤。
一边查书,一边上网问度娘,搞得头晕目眩的罗青羽抬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瞪着院里长势茂盛,一派绿意盎然的药圃。
既然外界没有,那她只好种在外边;既然无毒,不必种在院里浪费空间,直接种在山里最妥当。
山里有的,未必是她种的,也可能是野生的。
……将来若有人问起,能找的借口不要太多,完美。
就这么办了,罗青羽抹把脸,抄下需要的药草种子,然后到厨房的水槽边往脸上泼水。清醒一下头脑,再回丹炉山的药柜里按照类目一格一格的查找。
好不容易攒齐种子,出来,到杂物间把铁锹往肩上一搁,唉,种草去……
种在外边的药草,得明年春天才能采摘,暂时先用丹炉山的新鲜草做药膏。
这些药草的特性跟杂草差不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不是连根拔起,来年春天,它依旧枝繁叶茂,生机勃发。
采摘新鲜的嫩叶,混和煮浆,等摊凉了,便可倒入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罐子。
封好盖子,能够吃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