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无妨,舞蹈班的小可爱十分单纯,她说要团结友爱,众娃便对施安安的进度格外宽容,不少同学非常热心地给她补课。

至于施家的请假理由,罗青羽不关心。在这培训机构,她只传授舞艺,不谈私人感情。

“病了?那好好休息吧。”一天下课,前台把施安安奶奶的电话转到她的办公室,“想让我去一趟?抱歉,我不是医生,恐怕帮不了什么忙。”

原来,施奶奶打电话来,是希望罗老师能去一趟施家。施安安感冒发烧,父亲出差了不在家,只有老人和保姆在家。

正在病中的施安安不肯吃药,嚷嚷着要去上课。所以老人想让罗老师去一趟,劝劝孩子。

有些事,有一便有二,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罗青羽十分冷漠地拒绝对方这个请求。

经过上次那件事以后,她对施小姑娘的怜悯之心逐渐淡化。她的师生情谊只建立在教育方面,超出这个范畴,恕不奉陪。

学生那么多,总不能以后每个病了她都要过去安慰一番。孩子缺爱,是她家大人造的孽,与旁人无关。正如前世的她,儿子缺钱,是她能力不足闹的。

她没怨过别人,亦不曾怪罪孩子。

再说,以前没有她,难道就哄不了孩子吃药?有些麻烦,就是自己心软给惯的。

第379章

叫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施奶奶替孙女办理退学手续。钱肯定不能退,还有一个月的课程,小姑娘却不来了。

培训班跟九年义务教育不同,家长不让她来就算了,罗青羽并未在意。

但负责招生的职员循例致电客户询问退学原因,对方答复:“你们那儿的老师眼里只有钱,没有人情味,没有师德,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收到招生办的反馈,罗青羽噗,差点喷饭……

第二天,大堂的职员栏上,特聘教员换了新头像,头像下边多了一句话:

“热爱学生,有教无类,知过而改,因材施教,是谓师德。但不包括:上门陪吃饭,哄吃药,给予学生妈妈般的温暖。”

从旁路过,无意中抬头看见这一行字的行人无不掩口窃笑。

熊春梅:“……”脑壳疼。

话说,她对罗青羽是又爱又恨,太招事了。

回到办公室,思虑再三,给高曼琳拨个电话,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现在就怕姓施的到处抹黑她的名声。你该知道,捧得越高摔得越重,要么你劝劝她?”

劝她别老跟客户对着干,名气越大,受的约束便越多。

罗青羽当年为什么在帝都呆不下去?过刚易折,她上次惹的祸尚未彻底摆脱,如今又来一回……熊春梅觉得自己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