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工部是清水衙门,可是每个做到高位的官员,再清水,也多少能有一些油水。
光是这几十年来给皇子公主修建大大小小的府邸,就收益不菲。
皇帝得知情况,大怒,再次下旨,将左侍郎全家流放两千里的决定改了一下,流放三千里。
这下就只能去海南岛了。
而在这个时代,海南岛还是本地土著的天下,没有开发,到处都是瘴气和深林,人去了很容易得病,可想而知,处境会有多么的惨。
皇帝半点都不心软,赶动他的银子,死了也不足惜。
不过经此一事,老皇帝很是沉迷了一段时间政务,因为他喜欢上了抄家的感觉。
他年纪大了,很是心软,前面数年,有官员犯事,他总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基本没什么处罚。
现在不一样,他发现这些官员家里实在太有钱了,以前那些被人忽略的罪名,就成了大罪过。
只要找到罪名,证实是真的
,他立刻就派人上门抄家。
抄的都是在京城待了几十年的高官,从未失手,每个官员家中,都能抄出小到十几万两、多到百万两的雪花银。
皇帝一边恼怒,一边高兴,这些官员以前再怎么贪污又如何,如今的银子,全部都要进到国库。
国库充盈,户部不哭穷,之后东珠公主建造公主府的费用,就不用他从私库里出了。
因此,虽然不能全部收到私库里,皇帝也高兴。
而且抄家的学问大了,他的人想要从里面拿走一些什么,放入私库,也神不知鬼不觉。
十几个官员流放之后,百官也回过神,明白了皇帝沉迷抄家一事。
全部瑟瑟发抖,再也不敢于大朝会上冒头。
老皇帝记性差,想不起以前的事,挑中的都是最近冒头的人!
这下好了,他们全部安安静静的,再也不敢开口直谏。
皇帝抄了十几个官员,也觉得足够了,心满意足,不再那么盯着抄家,见大家沉默安静,还以为近日没什么大事,更加满意。
他果然是天命之子,有他坐镇,四海升平。
可是他却不知道,无数不打算站队的官员,都因为受到惊吓,开始私底下接触诸位皇子了。
本来爆发在十六年后的夺位之争,提前爆发。
有季修的指点,有丘侍郎的从中说合,太子的地位稳固,不少官员暗中来投,太子一一收下,势力飞速扩张。
恰逢江南事发,大皇子和二皇子斗得如斗鸡眼一样,在大朝会上彼此撕逼扯后腿,闹得十分难看。
暗潮汹涌,蓄势待发,京城百姓都感知到了这股危险的气息,变得安静不少。
至于东珠公主,因为早就暗中投靠了二皇子一系,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必须要帮助二皇子,所以每天在皇帝面前给大皇子上眼药,甚至抽不出空来出宫去找季修。
季修的小日子没有了外人打扰,过得十分安静悠闲。
他和丘侍郎有关系,工部没人敢动他,他将建造公主府的事情交给了底下人,每天猫在工部这个清水衙门,点卯之后就开始写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