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妇孺、老人和孩子,他们生病的时候除了忍着,要么就是让赤脚大夫看一看,小病就治,大病就等死了。

当然很多其实也不是大病,只是没有治疗的手段,慢慢就让人虚弱下去了。

正好沐瑶送来大批的药物,用来救庄子上的农人是再适合不过了。

只是苏鸣凤派人送药物的时候也再三提醒,这药是洋人送过来的,未必奏效,可能服用后没什么作用,也可能更难受的。农人能得到药,自然是感恩戴德,哪怕这药未必奏效,那也是药啊。

而且苏家一文钱不用给,还送来大夫凑近观察,有什么问题立刻就能解决。

这些药物大多按照药方来用,都是对症的。

除了价钱贵之外,效果也不错,没什么毛病了。

沐瑶收到苏鸣凤的信,就琢磨着武器能够仿制,这些药物或许也能?

换上更便宜或者当地更多的药材,有相同效果就好,若是不能,起码有效果,哪怕效果打折也是好的,价钱就需要更便宜一点了。

乾隆过来的时候发现沐瑶琢磨起药物来,就笑道:“这事有何难,让太医院帮忙就是了。”

太医院那么多太医,又是专业的,仿制药物该是能做的出来。

沐瑶想想也是,她没学过医,全凭记忆就把这些药物都买下的。

她跟太医直接接触也说不太清楚,于是就请了钱三七来,作为中间人,联络沐瑶和太医院之间了。

钱三七得到一堆的西洋药物,至少每种都有两样以上。

她仔细听沐瑶的意思,是想结合这边的药材达到西洋药物的效果,若是能用价钱更便宜的药材就更好了,能够推广到民间,让普通人都能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