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要罚,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乾隆看得更是生气,觉得鄂尔泰是瞎了,这些官员收的可不是一点,而是一大笔的贿赂。

而且煤引因此还送出去不少,就因为这些贿赂,他居然还敢求情了?

乾隆直接让鄂尔泰暂时回去家里面壁思过,让脑子清醒一下再回来当差。

张廷玉就极为赞同重罚这些收贿赂的大臣,也好杀鸡儆猴。

沐瑶感觉这里面最惨的不是同情同僚而去求情的鄂尔泰,而是那位全然不知情的亲王了。

缄亲王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比乾隆还要小五岁。

说是叔叔,却比大侄子还小。

康熙去世的时候,缄亲王才五岁,还是被雍正帝厚待留在宫里跟阿哥们一起读书学习,几乎是当儿子养的了。

就是乾隆的时候,也派翰林院的先生去辅导过他的功课,乾隆二年的时候府邸建成,缄亲王这才出宫去的。

他十岁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十七岁的时候被封为缄亲王,二十一岁才出宫。

因为年纪小,远离夺嫡风波,被小辈的皇帝们颇为疼爱,可以说是富贵荣华享之不尽,但是日子过得循规蹈矩,从不给乾隆添乱。

这次还真是冤枉了缄亲王,他丝毫没有察觉此事,得知后立刻写折子来给大侄子乾隆请罪了。

乾隆看在缄亲王不知者不罪,并没有多有责怪,让他自个收拾好府里的下人,稍微降了点俸禄,然后面壁思过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