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封赏问题

真给送过去,转眼也不知道这武器和强弩,到底要朝着谁的身上招呼……

“那泰山贼那边,不赏?”司徒崔烈询问,真不愧是花钱买上去的。

“你来赏?”刘宏没好气,不是看在那五百万钱上,早就把他撤了。

话说回来,五百万钱也不是很多,五千贯上下。

这还是走后门才得到的折扣,三公明码标价可是一万贯的。

“臣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泰山那边不赏,陈王那边……”崔烈看向陈王那边的信使。

这厮是帮陈王报捷的,理由也是将三十万的贼军,击溃到只剩下十余万。

若非粮草不足,只怕都已经将贼人击败。

可转眼泰山那边也过来报捷,赵慈在泰山那边给全灭了。

比起击溃,全灭当然功劳更大一些。问题是这两边,仔细一看,发现都有水分。

不是说陈王夸大其词额,人是贼人怕是在他那里故意放水,而且放得有那么一点点多。

不管如何,好歹是有些实际的功劳。

反而是黄巾少帅那边,这所谓的‘战功’怕都是水,有没有实际的功劳都两说的。

只是两家都围绕赵慈残部这点报功,陈王这边奖赏,黄巾少帅那边赏不赏?

按说不赏应该是最正确的,问题消息传出去,又或者黄巾少帅造势,说朝廷封赏不均,不伺候了,又造反了,怎么感觉好像这次成了朝廷的错?

崔烈的意思就一个,要么一起赏,要么一起不赏,否则说不过去!

刘宏也明白过来了,想了想觉得心累。对啊,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贼人骑兵造反,不管打出什么借口,道义上肯定说不过去。

可朝廷给了他们道义上的借口,那他们再造反,主要是各地豪强,就有借口投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