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秋居然有脸这样说,但是对此深信不疑的砚随更让人无语。砚随可是他身边武力值最高的人啊!哪想到智商如此……刘朝明边感叹边琢磨着说些什么让砚随开开窍,别被沐秋彻底忽悠住了。
刘朝明沉吟片刻问:“你在乎他以前的身份?”
“嗯……没有……沐秋他比我懂得多,学问也很好。”
“如此的话,说什么干净不干净就有些牵强了。既然你不计较他从前的经历,那就没必要因此在下面……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刘朝明其实更想直接说,沐秋他一个万年的小受当攻行吗,不勉强吗?!不是刘朝明多事,砚随毕竟跟了他这么长时间,为人耿直淳厚,跟沐秋比,就好似兔子遇上了狐狸,妥妥的着是一个被吃死的主。身为主子,如果不帮把手,点拨点拨他,就这么着任凭沐秋忽悠,那砚随一辈子就甭想翻身了。
此次谈话后,没过几天,刘朝明问起砚随,砚随吱吱唔唔地说:“他、他吃了那么多年的苦,我、我没事的。”好嘛,上次是深情戏码,这次是苦肉计,哎,算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操的哪门子心呢。看来砚随这个傻小子在沐秋的攻势下已经陷进去了。
再联想到林锐驰,林锐驰又何尝不是习武之人,单凭武力值,就是十个自己也不是他的对手,可林锐驰确确实实、从来没有想过凭借武力或其他的原因来反攻,这难道不是表明,林锐驰同砚随一样因为喜欢所以甘愿居于下方吗?想到这里,刘朝明的内心瞬间羞涩地荡漾了,砚随的事立刻被他抛到一边,不再指手画脚了。
等到别院的事情进入正轨,回到京城办了刘逐远的抓周礼,向皇上辞行,安排好一切之后,启程南行已是深秋。可是,为什么在他特意精简随从要走的当天,尼玛多出了那么多的人呐!
沐秋收拾了大包小包混在队伍中一副理所当然跟着走的模样,看在他与砚随关系的份上,他、可以当作没看见;紫研也跟着要走,她给出的理由是担心端王在他走后骚扰她,刘朝明考虑了一下,咬牙答应了。
但是,尼玛为什么几十个陌生的侍卫也要跟着他走?侍卫的头目江胜潮立即上前做了简要说明,他们是奉旨保护七皇子的安全而来。
刘朝明跟林锐驰对视片刻,也只好默默同意。这两年不见皇上对小七有任何关心,仿佛这个儿子不存在一样,现在拿这做理由,刘朝明只有暗叹一声,带着将近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南下……
五年后。
三月的江南,细雨如丝,绿意充盈着人们的视线。又到了踏青的时节,扬州城内的男男女女不约而同地前往郊外一处景色极佳的地方,那处地方便是三年前建起的昌顺公园。
昌顺公园占地极广,既有南方园林雅秀婉约之美,还别具一格,有着其它园林无法企及的独特之处。
首先,它是“公”园,与那些私家园林并不相同。所有的人,无论贫贱,皆可入内,而门票仅仅两文钱。到了大越朝的节日,昌顺公园更是连门票钱都不用掏,便可入园免费游赏。其次,它还有着北方园林的大气。空阔的广场,起伏的坡地,目之所及,视线宽广而舒坦。再者,园内独一无二的游乐设施,如滑梯、跷跷板、与众不同的秋千……也吸引了很多小孩的到来。
“昌顺公园的修建者便是在近几年名声鹊起的刘爵爷——刘朝明。什么,你没听说过此人?那在江南奉旨建造的有容书斋,不管身份高低都可以免费借阅书籍之处你总该听说过吧?什么,不清楚……那有容书院呢,稚子只要到了七岁,皆可入内读书一事你应该知道吧?什么,还是没听过……那前年钱塘江水患,死伤无数,恶孚遍地,带头捐款救助灾民,上报皇上惩治贪官之人你也不知道?江南推广种植占城水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亩产翻番,‘苏湖熟,天下足’,就是因为刘爵爷苏湖才能富足天下,这、你总该清楚吧?”
“哎~我就说嘛,你肯定听说过其中之一……”说话的中年人长出口气,随即自豪又感慨地说,“没想到吧,这些事情都是刘爵爷一个人做的。这刘爵爷就是大越朝皇帝亲自下旨赐婚娶男妻的那个人!当年咱们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谁不耻笑他,哪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造福百姓,一心为民,为我们江南做了多少事啊!我们家三年前还穷得揭不开锅呢,我的二儿子就是、饿死的……哎,如果、刘爵爷早一点儿来,说不定我的孩子、就不会……”说到这儿,中年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泪,强打精神道,“我怎么说起这么难过的事了,不说了,不说了,有刘爵爷在,我们可是过上好日子啦。家里现在是吃穿不愁,说实话,去年开始都有盈余了。我们一家子都感激他,我们这儿的人没有不念他好的。”
“你说,当初大家那样对他,刘爵爷不计较、不怨恨,反而一心为大家做实事。即便是奉旨办差,那也是难得的好人啊!”
“是呀。”旁边坐着的一名说黑脸大汉禁不住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