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本就让清流看不过眼,认为他们是凭借裙带关系上位。当然,要是外戚是士族,那又不一样了,那叫锦上添花。这叫要夸一波先皇原配林皇后,原本先皇打算给林家一个承恩侯的爵位,但人家觉得这爵位不够“清正”,于是义正辞严拒绝了。
对比起来,吃相难看的李家,哪怕只有六分的讨嫌都被衬成了十分的憎恶。
再加上现在顾玄怒而辞官,其他人并不知道顾玄早有打算。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事实就是:一个丞相之位都不能够让皇帝慎重考虑收回成命。丞相代表士大夫,列个等式就是士大夫不如上不得台面的外戚。
这特么谁能忍?
太后听了这消息还高兴呢,拉着皇帝的手乐道:“顾丞相辞官了,现在谁还敢拦你?真是太好了!”
好个屁啊!皇帝险些爆了粗口,他是无能耳根子软,又不是真的智障,基本的逻辑还是有,挠头郁闷道:“事情哪有母后想得这么简单?丞相辞官,表弟就更封不成了。非但追封不成,怕是还要问他的罪。别说给他一个爵位了,就连风光大葬都别想了!”
“怎么会这样啊?”太后吓得连病都不装了,一骨碌坐了起来,“皇儿你贵为天子,怎么还要看臣子的脸色?”
皇帝暴躁:“朕是天子不假,但也不能太过为所欲为。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等着吧,士族的回击马上就来了!”
皇帝不犯蠢的时候,智商还是在线的。不出他所料,大臣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猛。
这头顾玄刚进顾府,那头弹劾承恩公的折子就堆满了御书房。官员们采用了上回顾淮之出的主意,因为心态太过爆炸还来了个升级版,一点面子功夫都不做,上来直接点着承恩公开骂,说他生性卑劣教子无方,惯出个无法无天的混账东西,不但害苦了百姓,还让太后跟着遭罪。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东西,本该让他全家滚蛋别继续脏了大伙的眼,但考虑到太后病重,未免让太后忧思之下加重病情,请陛下让承恩公府的人前去侍疾,太后还不见好,便削爵严惩,若有好转,便减轻一等,降爵!
又有御史将承恩公府的人弹劾了个遍,说他们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反正承恩公府别想有好日子过。
朝堂上顿时热闹得堪比菜市场。
此时顾淮之正蹲在顾玄身边,看着顾玄十动然拒了皇帝让他继续当丞相的口谕,笑眯眯地在家看皇帝的笑话。
被皇帝恶心了这么多年,现在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了。
顾淮之则是好奇,“阿公,接任丞相之位的,会是谁?”
丞相这位置,真不是人人都能坐的。智商不够政治素养不行手段不够圆滑的,通通没戏。
顾玄首先就排除他亲家,还有心思同顾淮之开玩笑,“肯定不会是你外公,依他的脾气,要是当了丞相,龙椅上那位得被烦得上吊。林廷尉倒是有意争上一争,但他现在跳得太高,想借此机会将清流笼络住,陛下被逼得不痛快,定然不愿用他。最大的可能,应该是任御史大夫的徐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