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陈刺史还特地把顾淮之叫过来,对着顾淮之大倒苦水。
被当成垃圾桶听了一耳朵苦逼事儿的顾淮之:……您跟我哭诉也没用啊,我又管不到他们,这不该是您这个刺史要处理好的事儿么?
就是处理不好才把你叫过来的啊!
陈刺史满心酸楚,修驰道不要钱的啊?一个郡修也就罢了,现在所有郡都想修驰道,整个青州府库的银子加起来也不够他们造的啊!
顾淮之算是明白了,这位刺史不是来找他吐槽的,而是想让他帮忙出主意的。顾淮之顿时脱口而出,“比起修通往州城的驰道,不如修去康郡的驰道!”
陈刺史:???我请你来是想让你想办法打消其他人的主意或者替他们弄点银子的,你咋张口就把驰道全划拉到康郡去了?青州州城都被康郡给压过去了,我不要面子的吗?
顾淮之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道:“话虽如此,但康郡现在已经扬名,每日来康郡的游客络绎不绝。各郡若是修了去康郡的驰道,本地的特产也能在康郡贩卖,精巧别致的,还能被商户带回京城。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事啊。”
这个饼画的可真香!陈刺史心动了一瞬,又很快地清醒过来,“打住,想都别想,这驰道必须往我这儿修!你倒是说说,修路所花费的银子要如何办?总不能都向朝廷要吧。”
朝廷那边还要修通往康郡的驰道呢,若是效果好,日后肯定会修通往各州的驰道。陈刺史想想就替户部的何尚书感到头秃。
顾淮之无奈摊手,“各地风俗不一样,我又没去过他们那边,怎好信口开河?当初您给我的银子也不多,我不是也把郡内的驰道都给修好了?您就按我当初那个数给他们拨银子,若是不够,就得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当然,大肆征税逼迫百姓自然万万不可,不妨把目光放在各郡的大富商身上。不瞒使君,接下来要修的通往京城的驰道,青州境内这部分还得由下官来负责。现在各商号都抢着捐银子修驰道,一则能定下他们在商会中的地位,二则,下官给出的免税方案也让他们动心。不出意外,京城那边也会用这个法子,使君不如让他们从这方面入手?”
办法都告诉您了,您就自己看着办吧。想让我把饭亲自喂到他们嘴边,不可能的。
陈刺史若有所思,对顾淮之透露出自己私下给元熙帝透过信的事儿完全不在意。顾家大本营就在京城,顾淮之在康郡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没跟元熙帝通气才不正常。
解决完上司的烦恼后,顾淮之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乌日厉身上。这位山民族长现在对朝廷不再像之前那样仇视,顾淮之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温水煮青蛙,把他们全都忽悠下来。生产力低下又刚经过战乱的社会,实在缺人啊!劳动力是真的不够。
不过这事儿得慢慢试探,直说的话,顾淮之没准会被乌日厉一刀给砍了。眼瞅着又要过年了,顾淮之想着经过这两年的脱贫工作,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也该给他们一点精神上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