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荣笑着说了话。
玉荣对着秋兰招招手。
秋兰得了主子的吩咐,自是去安排。
等太医来了时。
这时辰没过了半刻钟。
瞧瞧,太医来的挺快的。
太医一来,自然是恭敬的给太子妃请了平安脉。
隔了锦帕,诊了喜脉。
当然,此时的太子妃已经不在宫宴上。
而是在偏殿的屋中。
等一确诊。
太医满面喜色。
“恭喜太子妃,贺喜太子妃,您这是怀上了喜脉,确诊两月余。”
太子妃一听,就是高兴。
“去,赶紧去给母后报喜。”
太子妃对心腹说了话。
当然,太医这儿,肯定也要打赏。
宫宴上,玉荣一听了报喜的。
那就是笑了。
“好好,果然不出本宫所料,太子妃真是有喜。这真是双喜临门。”
玉荣笑说了话。
然后,自然是差人,赶紧的去皇帝那儿报喜。
至于玉荣这儿,肯定差人又去问了太子妃,可会累着。
要不要提前退席。
毕竟,千重要,万重要,没得太子妃腹中的皇孙重要。
太子妃那儿,亲自来谢了话。
“儿媳此时,真有倦了。得母后的美意儿媳便是先告退。”
太子妃没拒绝玉荣的话。
“好,好。太子妃你先回东宫,好好歇歇,万事以腹中的皇孙为重。”
玉荣也是客气满满。
当然,玉荣本着皇后的份儿。
还是叮嘱了秋兰,去安排了人送一送太子妃。
总之,一定护送了这一位主儿,在今个儿里,平平安安的回了东宫。
这可是万寿节,一定不能出半点差子。
不然的话,那是打了皇帝的脸面。
秋兰应了话。
太子妃离席了。
这影响可没散去。
这些诰命、宗妇、勋贵夫人们,可是一起跟玉荣这一位皇后道喜。
玉荣受了,也是跟大家同喜。
可心中嘛。
玉荣就一个想法,太子妃这一胎啊,最好是一个皇孙女。
毕竟,若是太子妃生了嫡子。
那就是皇长孙,只会给东宫的太子添了大义的名份。
玉荣跟太子又不是亲母子。
她跟太子可是面子情。
至于出手,去算计东宫?
那不存在的。
玉荣觉得一切要看的,还是皇帝的态度。
真出手了。
怕是觉得玉荣过得太舒坦,在背后一直等她犯错的人,肯定一大堆。
玉荣可不会给别人口实,以及把柄的。
做为坤宁宫的女主。
又是替皇帝批了奏章,一直在风口浪尖的人物。
玉荣很清楚的,盯着她犯错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