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皇帝一般情况下,还是不会这般做的。
那显得皇家太无情了一点。
降爵,换一支承爵,这总归爵位还在的。
还给了勋贵机会。
只在下一代里有能耐的后人,起复可能的。
所以,机会给了。皇家的仁慈也表现了。
一切看的,就是能不能给皇家创造了价值。
这才是关键。
乾清宫。
皇帝搁开了事儿。
他在想着,皇陵守着的那一位啊,也许不应该留着了。
毕竟,瞧瞧,这都与外面的人勾连上。
借口,这当然不是借口。
是事实。
当然,不可否认的,在这些人串连时,皇帝是默默的看着。
这些人初犯罪,他没阻止。
他就想打一个大瓜。
现在借口来了。
一查,就能查了一个底儿。
皇帝就是借着机会,又能充实了自己的班底。
正统帝心情在此刻,还是没放松的。
毕竟,不尘埃落定前,皇帝都不会放松了警惕。
坤宁宫。
玉荣也在忙碌了。
关于丰收祭的事情。
丰收祭,这是祭祀了天地。
感谢了上苍与大地,这是让天下百姓又得一年的丰收。
封建时代嘛,自然是土地最重要。
人活着,就要填饱了肚子。
填饱肚子就要粮食,粮食从何而来?
自然是土地里种出来。
想丰收,得有土地。
同时,还要老天爷赏脸,这丰调雨顺了,才能大丰收。
若不然的话,那就不美妙了。
一年的丰收祭。
一场皇家的政治秀。
这当然要花钱的。
玉荣在看了旧账,要知道了这得花多少钱。
这今年她参加了,内务府当然也要添一笔钱。这一笔钱,自然是散了钱财,与民同乐的。
说白了,玉荣要收买人心。
她是皇后,皇后想不当了一尊泥塑的牌位。
那么,她就要表现出来了她极得民心。
民心即正义。
正义即公理。
有时候,大义的名份看着虚。
可在许多时候,没那一个大义的名份,就注定了走不到高位。
或者说,缺了大义的名份,就不能长久。
“小桂子,召了白氏、韩氏、金氏三人进宫一趟。”
玉荣对小桂子吩咐了话。
“诺。”
小桂子应了话。
“娘娘,可要奴才提点她们一些?”
小桂子询问道。
玉荣挑眉,她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