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慢慢散去,他们这次一行人除了高师兄之外均在榜上,其中他和杨师兄名次最为靠前,他位列第二,而杨子修第八,其次便是陈启明和徐州,分别位列十五和二十八。这次县试一共录取五十人,他们私塾能上榜四人已经极为不错的了。想必夫子应该会很高兴。
可惜了高师兄,他现在还没回过神来,估计是很难接受这个打击。
毕竟大家一道前来,却唯有自己落榜,这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了。
还是高爹反应快,连忙对着其他人道喜。不过脸上难免有些失落,大家也不会在意。还安慰道“高兄才学也很是不错,怕是这次有什么疏漏,下次定能上榜”
而那位年仅八岁的案首,据说是位大家子弟,父亲在京城为官,这次是回的祖籍考试。大家便纷纷感叹“果然是家学渊源。”
有案首在前,他这位年幼上榜的老二便不那么显眼了,毕竟就像奥运会,人们最关注的还是金牌得主。想比之下,银牌就黯淡太多了。他为此偷偷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连个秀才都不是的情况下,他家这种情况,太引人注目不是什么好事,文人相轻,妒忌贤能者自古有之,他这颗幼苗苗可经不起风吹雨打,还是低调一点好。
不过案首据说可以不用去参加府试便有童生的功名,还能直接参加院士。这点就令他很是羡慕的了。起码能省下一笔不小的花费。
第9章 归家
发榜后,众人也没在县城逗留。离家有段时间了,又是要科考,家里怕是担心的紧。
一路上,因为顾及高师兄,大家也都默契的不提科考之事,高爹经过一晚上也已经接受了儿子落榜的事实,对他们也是极尽周到和热情,还跟他爹说道“这孩子平日里也是太顺了,就得让他吃吃苦头,要不然连自己几分斤两都不知道了。”
而高师兄听到这话,头似乎更往下低了点。其他几人更不好说什么了。
好在到了镇上,大家便分道扬镳。回村的路上还遇到了从镇上回村二爷爷,坐在牛车上,二爷爷看他们心情不错便问起“幺儿这考试咋样啊”
虽然他们家也没跟外面人说起这考试的事儿,但谁让村里就这么大点地儿,谁家有点什么事儿村子里很快就传开了,更何况沈煊跟他爹这一走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