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底薪不高,但是卖出去一笔就有提成,算上提成,收入就不少了,去除掉刚来的那个月的试用期,后面她的工资在他们4个之中成为了最多的那个,她对此很有些骄傲,张贵也很骄傲,觉得他的媳妇就是不一样。

这样的生活比李村老师的职位更让周小晴满意,在村里面就算是做老师又怎么样?

还不是要抽空下地,现在不一样了,她每天只要穿得美美的,站在那里给别人介绍就有钱赚,回去之后,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烦恼该怎么教孩子,她只要把自己的饭菜准备好就足够了。

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想要过的生活。

他们都满意,自然更不会回去了,就算是忙碌的时候,也不方便请假,请假的时间长了,又不是什么不可以替代的人,回来职位就不是你的了。

少了这么多人,张根也没办法,好在他们买了一条牛犊,有它帮着干活,才好过了些,现在就是他们两个老的在家里面,带着张喜华张小华、大孙子的两个女儿,还有小儿子的一儿一女。

这并不是个例,不过大部分的人不像他们家这么彻底,不管怎么说,家里会留有一两个壮劳力,不像他们,老的老,小的小。

张成业也没有闲着,他一直关注着新闻动态,报纸一直都有在订阅着。

现在他那个时候是附近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之后,还得到了镇上的嘉奖,给他们村长脸了,现在,张成业依旧在为他们村努力。

出去干活可以挣钱吗?

能。

但是壮劳力都出去了,那就不行了,对他们村长远发展不利,壮劳力都走了,地里的活谁干,山里的活谁干?

靠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吗?

而且他们出去了,越来越好的话,他们村不久越来越落后了。

不能这么继续下去。

他得要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但是留下来,得要有看得到的收益才行,现在他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烧瓦,这是他们村的支柱,现在大家自己种地积极性提高,还能出去干活挣钱,很多人都宽裕了不少,有钱了,地不能买卖,但是房子可以建的更好啊,这需求量噌噌的上去了,他们的生意很好,所以他们过年的分红又多了不少。

但是还不够,比起外面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他们村还需要进步,还需要努力。

他挑选了合适的地址,重新开窑,扩大产量,现在是供不应求,既然这样他们就扩大产量,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能挣到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