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幺儿在瞧这儿的景,却不知她也成了别人眼底的景。
几个年轻公子见了礼走开后,难免有人上来问“今日钧定侯的二公子,怎么带着李家孟家姑娘来了那戴帷帽的又是谁”
“不知是谁,二公子说是位娇客,他也是来作陪的。”
“哈哈,谁家姑娘有这样大的颜面敢叫他作陪莫不是东陵李家那位”
“前两年你们不是见过那东陵李家四姑娘瞧身形是不像的”
“那还能是谁京中何时出了这般的女子可惜戴了帷帽,风采竟只能得窥其一。”
美的人和事,大家都是喜欢的。
尤其这些个年轻公子,正当年少慕艾的年纪,偏又还未娶妻。平日里见的姑娘,都是京里头那些打小就熟知的。这一来二去的,瞧得多了,自然也就不觉得新鲜。
难得出个不曾见过的,便如一片灰蒙之中,陡然涌现一抹亮色,实在将众人的眼球抓得稳稳当当,挪也挪不开。
这里有美丽的、身段柔软苗条的舞姬,也有歌喉美妙、纤纤玉手的乐伎。
还有或戴帷帽,又或是不戴,但俱都钗环叮当、服饰美丽的贵女
扫来扫去。
却都不及那个稳稳坐着的女子。
众人瞧不出她的年纪,但满目都是她的风姿。尽管不露面容,却已胜过诸人。
于是大家也有了方才萧光和一样的心情。
瞧不见面容,总叫人觉得心中痒痒。
春纱察觉到打量过来的目光越来越多,可姑娘看得兴起,她又不好挡在前头,免得挡去了姑娘的视线。只能强忍着,等着姑娘看累了便走。
杨幺儿的确是有些乏了。
可她的心性同孩子相近,既是见着了极为有趣的玩意,又哪里肯轻易离去她甚至一时连疲累都忘了。
萧光和陪着坐了会儿,便起身去寻他的朋友们玩了。
他们便拽着他问“二哥大恩大德,告诉我们,那是谁家姑娘今日二哥陪着她过来,莫不是从前就认识是不是东陵李家的姑娘李四的妹妹还是李四的姐姐”
萧光和行二。
这些人一狗腿起来,便管他喊“二哥”。
见他们俱都来问,显然好奇极了,萧光和顿生得意。还是他聪明,一眼便瞧出来对方是谁了。只是这话,他可是不会说的,尽管叫他们猜去
这样的秘密,叫他一个人知晓就够了。看别人绞尽脑汁,岂不有趣
“自然不是东陵李家的,谁家的,却是不好说的。”萧光和故作神秘地道。
说罢,他便在周围游走一圈儿,还去摘了两根草送给乐伎。至于为何不送花,这个时节便是没有花开的。
渐渐天色黑了。
萧光和再回到这边来,便又邀杨幺儿上船游湖。
这次杨幺儿点头点得更快了,帷帽之下,她微微瞪圆了眼,眸底闪着光。她定定地看着湖上停靠的大船,那船可真大呀上面挂满了灯,亮堂极了。还有各色的彩带点缀,大船看上去就像是个放大版的玩具。鲜艳夺目。
一定好玩的。
杨幺儿心想。
杨幺儿要去,众人自然不好拦。
侍卫也早得了皇上的命令,只管护卫她的安全,其余一概不得过问。
于是他们也不会阻拦。
众人陆续都上了船。
船内飘满了酒香,脂粉香。
再正经的读书人,这时候也跟着上了船。
贵女们只有跟着家中兄弟的,才一块儿也上来玩了。其他没有兄弟的,便不大好跟上去了。ā陆ksw
杨幺儿迅速到了画舫的顶层。
这里萧光和命人圈出一块地来,不许旁人接近。
杨幺儿头一次站得这样高,她颤巍巍地走到栏杆边上,向下望去。湖水色深,但当灯光落上去时,便波光粼粼说不出的好看
杨幺儿看得目不转睛。
春纱笑道“姑娘在瞧鱼吗”
杨幺儿舔了舔唇,竟觉得舌尖乏味,真想吃鱼了。她问“有吗”
萧光和走上前来,道“有鱼的,我上回来还钓过。”
“钓鱼。”杨幺儿说。